推进中俄能源投资合作,需要充分发挥两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咨询机构以及新闻媒体的作用,为投资项目的筛选、对接、洽谈、合作发挥牵引、桥梁和纽带作用。
推进中俄能源投资合作,需要成功合作的经典案例。投资合作是双向的,中国企业希望到俄罗斯投资,中国也希望俄罗斯企业到中国投资。俄方将在2017年前,完成中国田湾核电站项目3号、4号核电机组建设,俄中天津炼油厂项目同样将建成投产。这些合作项目(还有中国在俄项目)取得成功将毫无疑问地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并进一步促进两国投资合作的深化。我们相信,俄罗斯民族拥有强大的战略思维能力,能够精确地把握战略目标、战略价值和战略方向。让我们齐心协力,精诚团结,共创中俄能源投资合作的新未来。这既符合我们的共同理想,也符合我们的共同利益,也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期待。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代表 陆文辉
中俄能源合作将更宽、更高、更实
很高兴在白桦林披上金色外衣、果香酒浓的时节来到莫斯科,出席中俄能源投资论坛。我谨代表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向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中国华能的各界朋友致以诚挚的敬意和问候!10月1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俄罗斯报》发表署名文章,说“俄罗斯是一个深刻影响世界文明、科学、社会发展进程的智慧民族,也是一个自强不息、充满活力的国家”。我们正是怀着这种敬意和期待来到俄罗斯。
如同这个金色的收获季节一样,中俄关系正在进入一个全方位战略协作不断取得进展和收获的时期。习近平主席已多次与普京总统会晤交流,共同推动两国多领域合作,能源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合作领域。前不久,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将推进能源革命,并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利用国际资源,实现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普京总统提出,中俄双方要向建立“战略能源联盟”方向前进,他还亲自出席了中俄天然气管道俄境内段的开工仪式。
中国华能与俄罗斯的渊源深厚。华能的创始人——前中国国务院总理李鹏和原能源部部长黄毅诚等老一代能源界领导,青年时期都曾在前苏联学习电力专业。他们倡议组建一个能够引领中国电力工业前进,并作为中国企业对外开放“试验田”和“窗口”的公司,于是,在1985年华能诞生了。华能第一台、也是中国第一台30万千瓦亚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以及32万千瓦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50万千瓦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等用的都是俄罗斯设备。
经过近30年的发展壮大,华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发电集团,装机容量超过1.46亿千瓦,分布在四大洲七个国家,全资、控股电厂274座。资产总额接近1450亿美元,在世界企业500强中排名第221位(2013年)。同时,为电力主业发展服务的煤炭、金融、科技、交通运输等产业板块也初具规模。公司不断调整电源结构,加快了天然气发电、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的建设步伐,目前,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已超过3700万千瓦,占总装机的比重超过四分之一。
近年来,俄罗斯企业和华能在能源、金融等领域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合作。今年 5月,在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的共同见证下,中国华能与俄罗斯统一电力系统国际股份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意向书;去年10月,在李克强总理和梅德韦杰夫总理的见证下,中国华能与俄罗斯恩佳集团(En+ Group)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华能将和俄方战略合作伙伴一起,积极探索在中国、俄罗斯及其他地区合作开发能源项目的机会。华能愿同俄罗斯企业一道,在双方需要和互利共赢基础上,推动双方合作向更宽领域、更高层次、更实成果发展,实现中俄能源发展的新梦想。
中国有句谚语:“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俄罗斯有句谚语:“大船将能远航”。世界能源生产、消费的转型需要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大国的能源企业携起手来,密切合作,打造新的世界能源发展格局。我们相信,通过双方共同努力,中俄企业一定会携手远航,共创能源合作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