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反映在电力消费上,一季度全社会的用电量同比减少了324亿千瓦时,其中主要是第二产业,减少了516.1亿千瓦时,主要减少在第二产业上。但同时,第一产业的用电量增加了9.78亿千瓦时。第三产业用电量增加了70.17亿千瓦时。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增加了112.1亿千瓦时。所以大家可以从这个数据看到,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用电都是增加的,唯独是第二产业用电量是减少的。
另外一点,请大家注意一下,我们工业内部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通常我们重工业都是用电的大户,大体上占工业用电的80%。我们看看今年一季度轻重工业和去年一季度轻工工业的变化,今年一季度轻工业同比增加了6.8%,而重工业同比增长只有4.5%。而去年同期轻工业一季度增加了14.7%,而重工业增长是17.3%,去年一季度重工业超过了轻工业,而今年一季度倒过来,轻工业超过了重工业。今年的一季度,高载能的重工业降幅更大,从1-4月份情况来看,轻工业增长7%,重工业增长4.9%,特别是今年一季度钢铁、有色、化工,这些耗能最大的高载能的行业降幅比较大。
这个也是影响用电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说在高耗能产业当中,还有石油加工和炼焦业是负增长,今年一季度是负5.4%,像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增长幅度都很小,只有0.3%。所以这些耗能产业拉动全社会用电量的增幅下降了3.61个比分点。相反,那些耗电比较少的一些企业反倒增速很快。比如说信息制造业同比增长15.5%,化学药品制造业增长14%,生物和生化制品增长17.2%,而通讯交换设备增长幅度更大,增长34.7%,与民生有关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增长了15.5%,饮料增加了10.6%。这个大家可以看出来,耗能的产业下降幅度很大,相反那些不耗能的,跟民生有关的增长比较快,所以这也影响了用电量。
第二个重要原因,高载能产品的去库存化,也是导致能源消费、电力消费和GDP的增长不一致的地方。什么叫高载能产品的去库存化,就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像钢铁、有色社会需求在减少,它的价格也在减少,这时候企业的库存就在增加。后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增加了投资,对这种投资品,比如说钢铁、有色金属的需求又在开始回升。这些回升的需求并不都是当期生产的,而是他们把库存里的一部分拿出来供应社会。举个例子,钢铁产生品库存指数,结束了长达6个月的持续上涨,开始下跌。在10月份的时候,这个库存指数是65.8%,到11月份下降到了45%,到12月份就下降到了37.5%。所以这就说明社会需求的一部分是来自于他们过去的库存,而不是当期的生产,可以看出来GDP在增长,但是有一部分能耗是过去的能耗,而不是现在的能耗。
另外,大家也要注意到,我们的技术确实在进步,我们行业的节能也取得了成果,这个我也可以举出一些例子来。比如,今年一季度像冶金、有色、石化、化工、医药等传统产业能耗同比下降了7%。在我们能源领域当中表现得非常突出,由于我们采取了上大压小,关闭了一些高耗能的小企业,所以电力行业自己的消耗的用电量下降了7.66%,而线路损失下降了8.44%。这两部分就占了全社会用电量的12.12%,总计节省了946亿千瓦时的电量。
我还要最后讲一点,关于经济增速和用电量不同步的问题,实际上国际经济周期变动的时候都是经常发生过的现象,不光是中国发生这种现象。举个例子,美国2001年GDP增长0.8%,而2001年美国的电力消费下降了3.6%。日本在2003年,电力消费下降了1.3%,而GDP增长了1.8%。韩国在1980年电力消费增长了5.4%,而GDP反而下降了1.5%。因为我在这个领域当中已经工作很多年了,我很多年以前就算过这些帐,我算过50年以来中国的GDP跟电力消耗的关系,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50年当中GDP和电力增长关系,我们叫弹性系数,有的时候高达1.5,低的时候低到1.3,差异非常大,看来找不到什么规律,实际上有规律。
1850年到1860年,1860年到1870年,1870年到1880年,1880年到1890年,每十年你去算一遍,肯定是一模一样的,都是0.8。但是这个问题我们将来有机会还可以再讨论,这只是我自己的一些分析的看法。
关于核电的事情请孙勤局长做一些介绍。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孙勤 摄影:中国网 王锐
孙勤:
关于核电发展规划的调整大家也都非常关注,我简单说一下。2007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国的核电中长期的发展规划,当时的中国的核电规划目标是到2020建成的装机容量是4000万千瓦,同时在建是1800万千瓦。最近以来能源界特别是核能界,都认为规划应该进一步做一个调整,大家认为第一个从节能减排来说,核电应该是属于零排放,应该是大力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