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抢夺逾50亿欧元的25台风力涡轮发电机订单的竞争中,所有意欲染指的外资企业在第一轮刚过,即全军覆没。而“失败”旋即引起一些海外贸易组织的抱怨,并声称这是中国“日渐高涨的保护主义”作祟。在国内相关部门尚未就此做出正面回应之前,来自国内有关行业协会及企业率先发出声音,表达了他们非但未受“保护”,反而在相关招标中受到限用国货等条款的不公待遇。眼下,上述声音已引起发改委等管理当局的重视,即将做出纠正之举。
“两种声音”就“保护”争辩不休
近日,一些海外贸易组织抓住上周外企在逾50亿欧元的25台风力涡轮发电机订单竞争中失利的“把柄”,纷纷就中国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和一系列新的监管规定歧视非中国公司提出抗议。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发表评论称,“中国政府似乎有意将外国供应商排除在其4万亿元人民币财政刺激方案下的合同之外。”
在竞标结果浮出水面不久,伍德克便对外表达了他的不满,“中国政府似乎已拿定主意,这些订单必须给中国制造商,而不是已在中国做出重大投资的外国企业”。他指出,中国政府制定的风力发电项目投标标准,使外国供应商难以胜出。该标准只关注涡轮发电机的单位价格,而排除了其它国家在风电项目招标时考虑的使用寿命周期成本和回报率等因素。其中,全球领先的风力涡轮发电机制造商维斯塔斯、苏斯兰和通用电气在第一轮竞标结束后都惨遭淘汰。伍德克认为,为了响应中国有关至少70%部件在国内采购的要求,这些外国企业已经在中国做出了重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