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之争
三巨头已形成差异化竞争
中国核电业发展30多年来,技术线路纷争不断,虽然“华龙一号”技术方案的落地对此做了个了断,但企业层面的纷争仍在继续。
但随着国核技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下称“中电投”)联合重组,这两大巨头的强强联合与中核、中广核被认为将形成中国核电建设的“三家争霸”局面。
在国家发改委12月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刘宝华在发布会间隙对媒体表示,关于国核技与中电投集团合并的事宜,正在研究。
聚了解,中核的前身是二机部、核工业部、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由100多家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组成。其优势在于拥有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且企业里保持着不少军工和国防的基因。
中广核则继承着原大亚湾核电站的衣钵。1994年大亚湾核电站1号机组投产之际,国务院决定成立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核电为主业的、由国资委监管的央企。由于大亚湾核电站采取的是法国技术,中广核最初的骨干也多受法国技术影响。
国核技主要从事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研发、转让、应用和推广,通过自主创新,形成自主品牌核电技术。公司从出生之日起就仅被定位为一家技术公司,缺失了核电运营牌照。而中电投集团是五大电力集团当中唯一具有控股核电站开发建设资质的集团,中国具有该资质的企业只有三家,其余两家便是上述中核集团与中广核集团。
国核技与中电投的合并重组,才使国核技有可能借助中电投的核电运营资质而转型成为综合性能源实业公司。
在2012年以前,中核一直是中国核电产业中的“老大”,转折性变化事件发生在该年9月,彼时国务院同意中广核股权关系调整为国资委持股82%、广东省持股10%、中国核工业集团持股8%。2013年4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正式更名为中国广核集团,一举从地域性的企业跃居为核电业大佬。
不仅如此,2012年,随着新疆萨瓦甫奇铀矿探矿权花落中广核,国内铀矿资源由中核独有的格局被打破。今年3月5日,随着“开工一批核电”的声音出现,中核、中广核在第二天同时传出上市消息,可以看作是国内核电争霸的缩影。其实,中核早在2010年便开始筹备上市,而中广核早在2009年便传出试图借壳上市的消息,但是时至今日两者的上市之路都并不顺利。
此外,记者了解到,如今中广核在手核电项目多在沿海,包括大亚湾、岭澳、阳江、红沿河和广西防城港等,而中核筹建的却多在内陆,除了海南和秦山等少数几个沿海核电站,湖南桃花江、江西瑞金等项目都在内陆。
而中核董事长孙勤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中国核电在国际市场上面对的都是世界级的竞争对手,要想从中取得优势,就需要联合起来。但相比于南北车,三大核电巨头则是师出名门、各有来头,且各具优势,联手似乎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