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改】
停滞十二年的电力改革正一点点揭开神秘面纱。11月26日,有消息指出由国家发改委综合改革司等部门牵头编制的新电改方案已经正式上报决策层,该方案有望于年内获批。
这一年来,电改在各种争议声中不断向前推进。如今看来,此前业内对于电改的预期正在逐步实现。新电改方案除了延续深圳试点的基本思路,还提出要改变电网企业集电力输送、电力统购统销、调度交易一体的状况,逐步破除电网垄断。
随着11月初深圳被国家发改委列为输配电改革试点城市,电网十年大格局基本不动的现状开始有所改观,电网改革再次加速。此次深圳独立输配电价改革,将现行电网依靠买电、卖电获取购销差价收入的盈利模式,改为对电网企业实行总收入监管,在此种电价模式下,电网运营成本将被合理确定,形成独立的输配电价,使电力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直接交易成为可能。分析人士预计,电改将在2015年实质性铺开,在原来试点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电改或将大幅改变行业竞争格局并带动相关投资机会,破除电网垄断,有利于水电和火电企业发展。
【充电站】
为了加速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激励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规模化、市场化发展,近期国家密集出台相关激励政策。2014年7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发布《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底,对获得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包括进口)的纯电动、符合条件的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3类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2014年7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35号),把发展新能源汽车提升到国家战略,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战略取向,重点发展纯电动汽车、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以市场主导和政府扶持相结合,建立长期稳定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体系。
电动汽车消耗的是电能,需要建设充电站。要使新能源汽车在使用成本低上的优势显现出来,就必须大规模建设充电站、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石化、中石油等虽积极在各地建设充电网络。各个能源企业正在激烈竞争充电市场。但缺乏统一布局,且充电站、充电桩建设成本大,光靠市场的力量难以建设完整的充电网络。建议政府进一步承担基础设施的建设任务,加快充电网络布局,出台充电站接口、电池更换等标准,避免充电接口不一致、充电站不合标准等浪费资源现象,为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铺平道路。
【海上风电】
12月11日,国家能源局下发《全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方案(2014-2016)》(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涉及44个项目,总容量1053万千瓦。这是继今年电价政策公布之后,海上风电迎来的又一重磅消息。此前,“全国海上风电推进会”曾公布海上风电建设初步方案,当时目标装机容量为1028万千瓦,此次明确的最终目标比前者增加了25万千瓦。
事实上,今年下半年开始,“海上风电元年”的概念已让摩拳擦掌已久的风电企业兴奋不已,多项利好国内海上风电发展的政策随之出台。虽然业界对海上风电未来的总体发展趋势持乐观态度,但其当前的发展现状仍引人担忧。
【智能电表】
不同于传统电表,作为电网与家庭有效连接,智能电表使用更加人性化,安全性也更高,随着各地区相继展开智能电表替换工作展开,普及程度也将越高,量变引起质变,势必将引起电力变革。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2016年我国的智能电网就进入到完善提升阶段,就会对一部分老、旧的电表进行升级换代,因此2016年之后我国的智能电力仪表市场仍将得到大幅度的增长。目前,我国智能电能表技术水平、制造水平和应用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随着国际智能电网建设不断推进,智能电能表的市场需求规模快速扩大。全球智能电网建设的需求将形成广阔的智能电能表市场,为我国电能计量仪表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配网改造】
配电自动化系统涉及到电力系统、计算机、通讯、电子技术、地理信息等多个领域。配电网设备比较分散、地理情况变化多端、覆盖面广、用户众多,且易受用户增容以及城市建设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配电环节智能化总投资296.90亿元,根据南方电网的资产规模推算在此期间南网的配电环节智能化投资约为74.23亿元,两网合计总投资约为371.13亿元,年均投资约为74.23亿元。随着国家加大电网投资和智能电网建设,我国配用电自动化建设正逐步从技术示范、局地区试点阶段步入大规模建设阶段,配电自动化系统、用电自动化系统和配用电自动化工程与技术服务市场空间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