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看资讯 >其他消息 > 电气设备企业海外市场“蜕变”记

电气设备企业海外市场“蜕变”记

2014-12-22 来源:电气中国杂志 浏览数:308

  海外市场砥砺前行
  不过,即便困难重重,“走出去”对于中国的电力设备行业而言,已是必然选择。“这些年,企业总是在艰难中前行,任何一个企业‘走出去’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这并不能阻止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张国宝表示。
  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苦练内功是企业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规避风险最基本的、最根本的是企业将自己的事情做好,控制好质量和成本,将重点集中在自身创新上,技术上不断赶超国际巨头,通过技术改进使得产品价格不断下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有业内人士如此说。
  “与国际巨头同台竞争,要求国内企业无论是从技术、产品的可靠性、可利用率、发电效率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等各个方面必须要做好准备,并控制好各国因政策、法律、文化的差异所带来的风险。”国家发改委能源所研究员王斯成说。
  在此基础上,国家政策的支持也必不可少,“如光伏、风电产业属于固定资产投资,前期成本非常高,后期的成本是免费的,运营成本是非常低的,但前期的一次性投入会导致企业的负担非常重。融资上如果能更大力度地给予一些支持,企业走出去可能更便利一些。”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孙轶颋认为,第一,政策的支持包括国内政策和所在国政策,世界自然基金会目前正在协调如何使所在国政府给予中国企业“走出去”一定的法律的投资保障,给可再生能源企业、金融机构以信心;第二,重视金融支持与金融创新;第三,提倡企业家精神,企业不能依赖于政策,不能等、不能靠,不能依赖金融机构把钱送上门来,关键是企业自身的经营模式和盈利能力要跟上去。第四,重视协同效应。
  在协同效应方面,他指出,应注重三个层面的协同效应,“首先是产业界的协同效应,企业应避免恶性竞争,相互拆台;其次是金融机构的协同效应,商业银行、投资公司、投资银行要协同作战,降低企业风险;再次所在国政府之间也应要达成默契。”
  对于业内颇为关注的核电“走出去”问题,章庆华表示,目前我国还需要在以下四方面进行努力:第一,要想“走出去”,必须把核电“走出去”上升为国家战略,并且成为国家政治、外交、经贸合作中重要内容;第二,我国目前真正完全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机组仅有秦山一期,未来无论是CAP1400,还是华龙一号这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技术,需要在国内开始建设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示范项目,示范项目的落地会进一步增强我国自主核电技术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第三,国内三大核电集团应扮演核心平台的作用,带领技术、装备、施工企业,以及金融服务企业一起“走出去”,形成中国团队一起“走出去”;第四,充分发挥我国外汇储备量巨大,投资、融资的优势来支持核电“走出去”。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国家层面上,商务部也正在极力通过完善制度来扶持企业实现“走出去”,根据不同的行业、企业的需求,分别组织企业赴南美、北美、欧洲、东盟、中东欧、俄罗斯等地进行实地考察,与当地的政府和企业,包括项目单位进行对接。
  据杨依杭介绍,目前商务部正在通过搭建国际交流平台,为企业“走出去”提供高端服务。一方面加大信息服务的力度,降低企业海外投资的风险。每年选择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热点国家,编写国别投资报告,详细介绍目标国家的投资环境、投资政策、投资项目,开展企业海外投资的培训,降低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风险。另一方面,积极帮助中国企业拓展国际渠道和网络,与国外的资源和项目进行有效的对接。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分布式能源发展喜忧参半:政策支持 市场冷淡
阅读下文 >> 华锐风电陷入债券兑付危机 引入机构投资者自救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news/show.php?itemid=25443&page=3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