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电材料设备网:12月17日,龙源加拿大德芙琳(Dufferin)风电项目并网发电运行满一个月。该项目是集团公司在境外生根落地的首个可再生能源项目,也是中国发电企业在海外投资建设的第一个风电项目,为国企“走出去”再添了一个生动案例。
高门槛的优质项目
德芙琳风电项目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德芙琳县梅兰克森镇,距安省首府多伦多约120公里,项目总装机10万千瓦,可满足3万当地居民的用电需求。
2010年11月,龙源电力首次接触德芙琳项目,在完成可研后迅速决定接盘。次年5月,龙源加拿大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两个月后,龙源电力在北京与加拿大梅兰克森电力公司正式签署德芙琳风电项目的股权收购协议。
德芙琳所在的安省自然资源禀赋突出,德芙琳项目风场8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为7.34米每秒,满负荷年等效运行小时数可达3057小时。安省政府也对开发可再生能源持积极态度,在全省范围内强制推行可再生能源固定上网电价机制(FIT),并于2013年底关闭了省内的全部火电。按照合同协议,德芙琳项目享有安省政府补贴的20年FIT优惠电价,基础电价约合人民币0.830元每千瓦时,并逐年按一定比例随通货膨胀率增长。经估算,在30%资本金比例的条件下,德芙琳项目税后资本金内部收益率可达16%左右。换言之,一旦顺利建成投产,德芙琳将成为一个稳赚不赔的优质项目。
“整个审批过程接近两年,算是快的,但过程简直是煎熬。从2011年9月召开第一次社区听证会,到2013年7月拿到项目开工许可,我们一共参加了17轮社区听证会,写了18份研究报告,以及一份超过3000页、近10万字的电网申请报告。”龙源加拿大公司总经理吴昊说,拿项目不易,做项目更不易。“架个电线杆子,你都要证明它不会影响湿地鱼类的嗅觉、视觉。最后签合同的时候,一堆一堆的文件签下去,摞起来有10米高。”
高难度的现场协调
加拿大实行联邦、省、市三级政府制度,各级政府单独选举,不存在上下级的任命关系。“在这样的行政体制下,政治博弈无处不在,我们做项目的深受其累。”吴昊不无感慨地说,“比如安省审批我们的项目,省政府只能征求县、市两级政府的意见,不能参与决策。结果好不容易省里放行了,到下面的县、市又遇到各种障碍。国内一个风电项目开工前只需办几个证,德芙琳项目多少个证?超过300个!”
一个略显尴尬的事实是,尽管安省在政府层面非常支持发展风电,但民间反风电的力量也异常强大。”据吴昊介绍,德芙琳项目占地面积28平方公里,需要向200多户当地居民征求土地使用权,但最终签了合同的只有78户。“最后风机被迫排列得‘歪七扭八’,跟国内整齐划一的风场形成鲜明对比。”
在此背景下,拿到“路条”也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2013年8月,德芙琳项目采购的49台风机分批运抵现场,风场进入建设阶段。出乎意料的是,当地反风电组织此时再次以影响生态环境等为由,向安省环境法庭申请叫停德芙琳项目。为了给投诉方取证机会,现场被迫停工5周,在环境法庭裁决申诉无效后,风电场才得以真正全面开工。
事实上,反风电团体对德芙琳项目“关照”远不止于此,而是贯穿了整个项目周期。“前前后后吃了19个官司,光是打官司的成本就几百万加币。”吴昊说。
高质量的风电建设
地处北纬44度的德芙琳县冬季寒冷而漫长,德芙琳项目开工后更是赶上了二十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天。就连北美风电行业基建业绩最多的施工方Mortenson也坦言,德芙琳是其遇到过的“施工条件最恶劣、施工难度最大”的项目。
龙源加拿大公司深入研究当地工程建设特点,积极应对各种困难,聘请了工程监理公司、安全咨询公司、运输监理公司从严把关,建立“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制定了详实的质量控制、安全管理、进度控制等规章,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同时,项目组细化施工组织方案,科学合理安排工序,通过交叉作业等方式加快工程进展,项目施工现场每天有8个工作队、共约200多人全面开展基建工作。在项目组的努力之下,风场终于按照既定时间完成了工程建设并顺利投产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