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定检管理
(一)因地制宜,推行差异化维护检修策略
根据工程建设情况,风电场调试并网一般多为11月到次年3月,按正常标准,年度定检也应在此11月到次年3月。而北方地区此段时间一般为大风季节,因此结合机组并网时间,合理微调年度定检时间,提前或延后进行,选择小风季进行维护定检尤为重要。同时,充分利用开发商的风能资源预测系统,根据实际运行情况指导日常维护.对易耗品类部件(如碳刷、滤芯等)的更换也需要因地制宜。如图1,这是河北某风电场全年月度风速图,从图中可以看出,6一9月为低风月,为全年定检维护的最佳时机,12一3月为大风月,不适合大面积开展定检维护工作。

保质期内定检不仅是整机厂家的事,开发商要派人参与定检及验收,监控定检质量;并需要处理好保发电晕与定检的矛盾,不按时定检虽可保障短期利益,但长远看会影响机组整体运行;且及时定检,可避免被动性检修,避免问题扩大化、长时间停机等。维护的不足或过度,均不利于风电场的经济运行,因而,风电场需要不断完善和选择最佳的维护区间。维护不足,会造成设备故障增多,设备隐患状态运行,维护成本增加;维护过度,会造成维护成本增加,降低了设备运行时间,运行成本增加,如图2所示。

预防性维护,主要是指针对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预防性措施,防止问题发生。风电机组有较多系统均可进行预防性维护,例如传统变桨系统蓄电池测试、变流器散热系统维护、齿轮箱散热系统维护、齿轮箱油品检测、液压站油品检测等等,充分发挥运行检修联动,实现预防性维护管理。
小风“待机”时,是实施预防性维护的最好时机。若在风电场远程监控系统中发现,小风时风电场全场机组均在“待机”状态,而没有机组在“维护”状态,说明没有很好的利用时机进行预防性维护。较为典型的预防性维护举例说明如下。
例1:超温故障,提前预维护散热系统(见图3)
.jpg)
例2:多次复位,及时预处理(见表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