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基于此,最近3个月内国务院常务会议4次讨论“走出去”问题,最近的一次是1月28日,会议主要议题就是部署加快装备走出去,其中着重强调了加快铁路、核电、建材生产线等装备“走出去”。
会议提到,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创新对外合作模式,探索采取合资、公私合营等投资运营方式。同时完善支持政策,拓宽外汇储备运用渠道,支持企业在境内外发行股票或债券募集资金,发挥政策性金融工具作用,为重大装备和优势产能“走出去”提供合理的融资便利。
据上证报记者了解,为落实国务院精神,多个部委还将出台一系列扶持措施。其中,国家发改委正在牵头制定《关于加快装备走出去的指导意见》。工信部、商务部也将配合意见出台政策。
商务部2月5日专门召开介绍我国铁路设备出口情况的专题发布会。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副司长支陆逊在会上透露了商务部即将出台的政策内容。他指出,为促进中国铁路装备出口,将加快标准国际化建设和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未来会通过中介对外发布企业诚信指数。同时,还将指导企业防范风险,加强境外营销网络建设,加大本地化建设,既要走出去也要走进去。此外,还将按WTO规则,把产业和金融优势结合起来,如拓宽外汇利用渠道、支持企业境外发债募集资金,政策性机构应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合理的融资空间。
有市场空间,有政策扶持,今年将是铁路装备“走出去”力度和幅度更大的一年。这一点从一项数据或可窥见。商务部5日表示,预计今年中国北车国际业务收入占比将提高至20%,这一数据较该公司去年半年报数据中5.99%的占比翻了几倍。
核电概念股:
主设备市场:
上海电气(601727.SH)、东方 电气(600875.SH)、哈尔滨电气(01133.HK)为核电主设备制造的龙头企业,此外,中国一重(601106.SH)是国内最早开发生产核能设备的企业之一,近90%的国产锻件由该公司生产。
辅助设备市场:
辅助设备领域,中核科技(000777.SZ)、江苏神通(002438.SZ)等为重要的提供商,江苏神通是国内核级蝶阀、球阀设备的最主要供应商,此外,久立特材、南风股份、应流股份、浙富控股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