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能行业协会2014年第二季度核电运行情况显示,该季度运行的20台机组设备平均利用率仅为75.46%:其中红沿河核电1号机组为20.67%,2号机组数据空缺;宁德核电1号机组为9%,2号机组数据空缺。第四季度核电运行情况显示,红沿河核电两台投运机组依然低于80%,分别为67.13%和74.86%。
“部分地区窝电和电力消纳困难问题,已经影响到了核电,比如辽宁。”一位核电企业人士表示,“目前核电基本还是布局在东部沿海地区,电力需求相对较大。未来大型清洁火电机组、风电、内陆核电等电源布局、电力送出通道建设等都会发生变化,核电的经济性、电价竞争力如何还像以往一样?问题已经初现端倪。”
信息显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我国投入商运的核电机组共22台,总装机2030万千瓦,累计发电量为1305.80亿千瓦时,比2013年增加了18.89%,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39%;累计上网电量1226.84亿千瓦时,比2013年增加了18.80%。此外,在建26台机组约占全球核电在建总量的约40%。2012年发布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到2020年,中国在运核电装机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规模3000万千瓦,总装机8800万千瓦。
而且,2015年,“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的机组将陆续迎来投产,“十三五”内陆核电或许会启动,新投运机组和新建机组还能保持目前的设备利用率?
相关研究认为,发电设备利用小时的变化同电力需求增长、电源装机总量增长及其结构调整、网间交易电量增长、电网负荷特性等因素密切相关。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激化、清洁能源的大力发展,拉动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上升和下降的因素并存,未来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可能将呈波动变化态势。核电在各种电源竞争中会面临什么,会否参与调峰,值得业界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