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唯 朱学蕊
昨天(3月3日)有消息称,辽宁红沿河核电站5、6号机组于今年2月17日在国务院办公厅会议上正式获得核准开工。这是继2012年12月田湾核电二期工程之后,中国政府重新核准核电新项目开工建设,标志着国内核电真正重启。
据了解, 红沿河核电站是目前东北地区唯一一座核电站,一期工程中的1、2号机组已并网发电,3、4号机组处于建设期,预计今年投运和并网。
最终手续尚未全走完
建造许可证近日发放
——“目前最终手续尚未全部走完。”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的一位知情人士表示。据记者了解,核电项目开工建设的一般程序为项目由国务院通过后,由国家能源局向项目业主单位和地方政府部门发布通知文件。随后,国家核安全局将给项目发放建设许可证。
——多位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知情人士表示,该公司目前还没有接到项目开工建设的正式通知。有业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最后的“发令枪”——项目建造许可证近日将发放到位。
——3月2日,全国政协委员、东方电气集团董事长王计表示,对国内核电建设重启很期待,但核电重启落到实处的少,批文上有难度,有国民的接受程度问题,有实施地条件等问题。
核电建设迎审批高潮
未来技术竞争更激烈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将在今年迎来新的核电建设审批高潮。
——接近国家发改委人士预计,继辽宁红沿河核电站5、6号机组之后,福建福清5、6号机组也将在近期获批开工,按照进度,一年内将有6到8台机组开工,选用不同堆型将成为事实。
——目前,全球首台AP1000核电机组——浙江三门核电1号机组因主泵等问题工期依然处于推迟状态,之前选择该技术建设的后续机组是否能按照预期建设,存在了很多变数。
——一位业内人士称,“‘华龙一号’目前设备采购额基本过三分之二,田湾5、6号机组也要抓紧,AP1000主泵会在5月底做完试验,8月底出厂,(情况)明朗后会上新的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备受瞩目的“华龙一号”也将迎来国内“落地”的关键时机。
——“华龙一号”被称作我国首个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技术,其安全和性能指标达到了国际三代核电技术的先进水平。2015年2月,中国与阿根廷两国政府签署了核能合作协议,“华龙一号”技术首次成功出海。曾有声音认为,华龙一号技术虽好,但未在本土“落地”,无法产生示范效应。如今,“华龙一号”在国内迟迟无法落地的现状有望改变,福清核电5、6号机组开建也处于倒计时。
——分析人士称,未来五六年,新开建的核电机组可能达到30台左右,包括内陆核电在内的项目,技术选择、技术竞争将更激烈。AP1000、华龙一号、CAP1400,甚至EPR,这些三代技术都可能是竞争的主角。
——核电安全问题照例是两会热点。今天(3月4日),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吴新雄表示,“要安全发展核电,也就是三代核电。”国家能源主管部门的一位官员也表示,国家在建设核电的同时,需要加强对核电安全的管理,“我们需要谨慎再谨慎”。
——王计表示,对核电装备企业来说,技术已经成熟,东方电气集团对自己的制造技术、制造质量和性价比都非常有信心。但对于核电运行企业来说,需要更安全可靠,让民众更放心,需要从细节上进行完善。
核电资本市场涌动
相关产业链受关注
——业内分析认为,两会前后将是核电正式重启建设发令枪响的大概率时间窗口,整个核电板块都具备阶段性投资机会。
——证券分析师何金生表示,此次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二期获批,开启了国内核电建设高潮的序幕,核电板块有望成为今年最确定性的一个主题性投资机会,相关产业链值得重点关注。
——还有分析人士表示,未来10年,国际市场上还会有60台至70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开工建设,潜在市场规模达到万亿元人民币。国内核电项目重启后,后续核电装机规划的调整以及项目核准及开工的节奏直接影响核电板块的活跃度,考虑到未来政策的落实,相关产业链企业也有望迎来加速发展。
——在投资布局方面,多家券商表示看好核电板块。申银万国表示,从目前看,核电是可以贯穿整个2015年的大主题,海外营销、“走出去”值得期待。同时,国内核电项目重启后,后续核电装机规划的调整以及项目核准及开工的节奏直接影响核电板块相关投资标的的选择以及空间判断。在“安全发展核电”的战略思想指导下,核安全设备市场将率先受益。
核电“黄金人”稀缺
人才缺口或导致恶性竞争
——核电重启,也意味着未来核电企业的人才匮乏问题随之而来。
——核电反应堆操纵员是我国核电行业的稀缺技术人才。有描述称,一名体重70公斤的核电操纵技术人员的培训费用高达150万元,与飞机驾驶员类似,加上条件苛刻,故被称作“黄金人”。
——争抢核电人才一直也是全球核电行业的焦点问题。随着核电项目的重启,中国核电规模快速扩大,国内各大企业也开始积极储备人才,以应对日益庞大的核电人才需求。
——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司长刘宝华曾表示,“核电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培养一个核电高级操纵员的成本大概和培养一个飞行员的成本差不多,所以我们国家第一代核电操纵员都被称为‘黄金人’,他们对于核电安全非常重要,所以要做好人才的培养,慎之又慎。”
——一位核电企业的高层人士此前透露,曾经委派两名装备设计人员前往国外进行长期培训,“结果回国后就辞职跳槽,去了日本企业。”
——“中核、中广核以及国核技三大核电企业之间,彼此互相挖墙脚,人才竞争非常激烈,因此中核集团的研发能力也被削弱。”一位院士曾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