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中电投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李小琳:尽快出台能源母法,大力推进海上风电

——《关于加快完善国家能源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议》:加强组织和顶层设计,确定“十三五”能源立法计划,尽快出台能源母法,按照立法计划完善能源法律法规体系。
——《发展高效集中供热,促进改善大气污染》:建言充分发展热电联产,以市场手段和行政手段相结合,推动以高效集中供热全面替代分散小锅炉。
——《协同行动,突破海上风电发展瓶颈》:认为在当前可供集中开发的几块清洁能源资源中,海上风电在技术经济上更具优势。建言统一做好资源普查,出台海上风电整体战略规划,协同技术攻关,改进审批机制和电价形成机制,促进海上风电在“十三五”取得跨越发展。
——《通过加快整体上市推动央企规范运作》:认为整体上市应成为实现央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主要途径,成为提升央企治理水平的主要抓手。建言进一步推动股份制改造;出台整体上市指导意见;优化央企上市公司股权比例;完善管理机制。
核电
核电企业代表委员绝对是今年能源业在两会上最活跃的一群。其中,中核的表现更是可圈可点。他们在会前动员中明确表示,要“展现核工业的发展势头,反映集团公司改革发展的诉求,为核工业、集团公司的发展凝聚更大的正能量”。董事长亲自挂帅,会前准备充分,而且目标清晰,针对性强,出镜率高,团队作战形成合力,主攻内陆核电和华龙一号。说他们第二,简直无人敢当第一。

全国人大代表、中核集团董事长孙勤:核电走出去在新常态下意义重大
“中国核电走出去是必然选择,核电走出去已成为国家战略。”孙勤说,“作为我国唯一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百万千瓦级核电品牌,‘华龙一号’技术上很先进,安全上有优势,经济上有竞争力,可以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经过国际原子能机构审核评定,“华龙一号”符合当今世界最严格的安全标准。“核电走出去具有很强的牵引、带动作用,这在经济新常态下意义更重大。一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投资约250亿元,可以带动相关机电产品和材料出口150亿元。”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动力研究院院长罗琦:“华龙一号”能抵御大型商务飞机碰撞
共准备了六个提案,其中关于“华龙一号”的提案,主要侧重于两个面向,一个面向是推广“华龙一号”,另一个则是面向国际,通过走出去的战略,把“华龙一号”带到国际。
罗琦介绍,华龙一号(ACP1000)拥有的“能动和非能动系统”可以在厂区完全停电的情况下利用重力为反应堆堆芯降温。其拥有的双重安全壳可完全抵御大型商务飞机的碰撞,厂区也可抵御福岛核事故中的地震震级。
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巍:相信不久会启动内陆核电
从世界范畴来看,内陆核电是主导,技术上也已经成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还会启动内陆核电。”
刘巍表示,中国重启核电,完成目标,内陆核电也是很重要一块。同时,核电重启也会加快推广中国自主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增强核电走出去的信心和说服力。“核电走出去,国内也需要一定规模的,对我们的华龙一号要有足够的信心。”内陆核电与沿海核电原则上没有什么区别,以往提出的用水量问题,并不是阻碍内陆核电建设的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桃花江核电有限公司总经理郑砚国:核电知识应该从娃娃抓起
向大会提交《关于推进我国核科技术传播与普及工作的建议》,建议核电知识应该从娃娃抓起。
“中国的核电技术已经处于世界前列,但是许多中国的老百姓却并不清楚,对核电抱有成见。而这些成见主要是由于对核电知识的严重缺乏。”建议核电知识应该进课堂、进课本,从娃娃抓起。有关部门应该建立核科技传播与普及工作“大联合、大协作”的平台,将核电科技传播与宣传工作纳入国家科技政策,以重点人群和基础工程为抓手,建立透明化的长效机制。
煤炭
煤炭行业现在过的是紧日子,煤炭大省山西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煤炭代表委员上会基本上都是奔着要政策的路数。这次他们的矛头指向了煤层气。

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政协主席薛延忠牵头在晋全国政协委员提交联名提案,建议国家结合资源税改革,对煤层气征收资源税。
提案指出,免税政策促进了煤层气快速发展,但也带来诸多影响。一是煤层气开发占有使用当地资源,对地方
财政的贡献率微乎其微,免税政策实施近10年,地方收益缺失十分明显。二是对煤层气开采导致的后续治理所需财力缺口较大。
对煤层气征收资源税的理由:一是符合资源税立法精神。二是利于促进煤炭和煤层气资源综合开采利用。近年来,中联煤、中石油、萨摩亚美等国内外大型企业先后进军山西煤层气开采领域,专门进行煤层气开采,对其免税明显不公,且容易导致“弃煤采气”,在采气过程中破坏了煤层和顶板等采煤条件,违背了“先气后煤”资源开采顺序,不利于资源一体开发、综合高效利用。三是符合地区平衡原则。目前,中石油、中联煤等在山西抽采的煤层气直接与新疆等地以石油开采的天然气,一并通过西气东输管道混输,最终到了终端用户混用。石油天然气按6%的资源税征收,而对成分、用途等属于同类的煤层气实行暂不征收资源税的政策,有失公平。四是利于增加地方财力开展综合治理。煤层气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对当地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和影响,按照资源税的立法属性,应当在使用资源的同时,为资源所在地给予必要补偿。五是利于与煤炭保持税负公平。目前煤炭资源税实行从量计征,却对煤层气实行免税,不利于煤炭和煤层气同步开发、综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