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欧亚大陆跨国油气管网与电力走廊等基建合作。随着俄罗斯进入亚洲天然气市场和中亚国家向中国出口更多天然气,中国将成为亚洲能源地缘政治的中心,如果以中俄管线为基础,通过黄海向韩国扩建管道出口天然气,将由一个天然气进口国转变为一个天然气中转国,有利于中国加强能源安全。重要的是,油气管网和输电走廊等能源基建,能把“一带一路”上的国家拉近,后者更可以把新能源的产能转移出去。
第二,海上丝路LNG交易枢纽与“亚洲溢价”的话语权。“亚洲溢价”是亚洲国家面对的共同问题,亚洲油气合作有助于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拉低亚洲天然气溢价。假设俄罗斯东西二线和中亚向中国出口天然气的价格有足够的竞争力,将增加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在进行LNG长期合同谈判时的筹码,这将改变亚洲的LNG定价,中日韩等亚洲消费国有望摆脱高额的LNG溢价,天然气合作更会带动贸易,推动LNG枢纽建设,加速中国与海上丝路国家的互动与合作。
第三,能源合作是推动“一带一路”重要的支柱。成功的能源合作,尤其是管网、运输、电网等包含基建设施的能源合作项目,一旦成功落实,基建设施就如绳子一样把中国与周边国家联系在一起,加强互动与合作,管道等基建进一步网络化,贸易随着增加,与“一带一路”合作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借鉴现有国际能源机制制定我国为主导的区域合作规则
近年来,中国海外能源投资大幅度增加,相关贸易争端及跨境运输问题也日趋突出,而中国尚缺乏相关法律框架来保障海外能源投资的安全。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能源联系将日益密切,现在已有大量电网、通信网、油气管网等互联互通的能源项目,需要保障的海外能源利益增多。长期以来,我国的海外企业在信贷、保险等业务领域缺乏支持,自身也存在人才短缺、产业组织缺乏、信息化水平低等问题,抗风险能力较弱,面对国情复杂的“一带一路”沿线国,中国必须投入更多精力研究市场,并参照现有的国际机制,制定有利中国的区域合作规则和提升话语权,以确保能源合作能成为推动“一带一路”的契机。
能源宪章条约是国际能源领域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多边条约,其合作框架包括投资保护、能源贸易和运输保护、能源效率及争端解决等几部分,对象是各国的能源生产者、消费者和运输者,可以说是能源界的WTO。目前,“一带一路”上跟中国有能源合作的国家,如中亚各国等,多已成为能源宪章的成员国。
不过,盲目加入任何国际能源框架并非万全之策,宜先参考现有成熟的国际能源机构,取长补短,培养相关的国际组织运作人才和国际法专家,为成立以中国为主导的亚洲能源机构做准备(例如亚洲能源宪章、或套用在上海合作组织里),推动亚洲多边能源合作,促进该区域能源领域的贸易、投资和运输活动,制定有利中国的多边游戏规则。
金融、外交与治理三个硬件软件推动共同繁荣
“一带一路”是一项非常复杂、长期而宏大的工程,涵盖多个范畴,“一带一路”上大多为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程度差异巨大。随着中国在“一带一路”的投资越来越多,中国需要研究相继增多的以下风险:一是不同国家的运营方式、企业文化,二是政治稳定性、领导大选、政党竞争、政策法律制度等国家内部治理风险,三是乌克兰危机、ISIS恐怖袭击、南海冲突等地缘政治风险,四是能源价格变动、海路安全等全球能源问题;并且把握上述金融体系、周边通道与治理三个硬件软件,在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等充分发挥作用,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发展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