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行业再次证明了其在全球的主要雇主地位,同时也在全球范围内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一点在中国尤其明显。”IRENA 总干事 Adnan Z. Amin 提到,“就业的增长一部分归功于可再生能源技术成本的下降,由此在安装、运行和维护等环节创造了更多的工作岗位。我们期望,随着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这种上升趋势能延续下去。”
与往年一样,可再生能源就业的态势由区域化转移、产业调整、竞争加剧以及制造技术改进等共同发展形成。亚洲地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就业机会不断增加,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就业量排名前 10 的国家中,有一半都位于亚洲地区(分别为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和孟加拉国)。因此,尽管欧盟和美国区域内的就业率仍保持增长态势,但与2012年占全球市场的31%相比,今年25%的全球市场占比还是有所下滑。
可再生能源领域就业量最多的十个国家分别是中国、巴西、美国、印度、德国、印度尼西亚、日本、法国、孟加拉国和哥伦比亚。在全球可再生能源就业领域,太阳能光伏行业提供的岗位数量最多,达到250万。紧随其后的是液态生物燃料行业,提供了 180 万个岗位。风能行业今年提供的就业岗位数也首次突破了 100 万,位居第三。所有与可再生能源相关的行业,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燃料、生物质能、生物气和小规模水力发电等行业,就业率都有所上升。
“如果我们继续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支持,并提高其经济、环境和社会等多重效益,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就业率还会持续攀升,”Amin 先生说。“根据IRENA的研究预测,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在 2030 年将翻番,在全球将创造1600 万个以上的工作岗位。”
.jpg)
目前,65%以上与太阳能行业相关的就业岗位集中在中国(160 万),比去年同期上升了 4 个百分点。
中国区域内与风能行业相关的就业岗位从去年同期的35.6万个骤增至 50.24 万个。
中国在与水力发电相关的领域内,就业率仍遥遥领先。2014-2017 年间,中国将着手建设 75 GW 的新项目。
巴西则是生物燃料就业领域的领头羊,提供了 84.5 万个工作岗位。其风能行业的就业增势也相当迅猛,比去年同期增加了 12%,提供了 3.58 万个就业岗位。风电装机容量已从2010年的1GW增长到2014 年的近6 GW,预计在 2019 年可达到 16.5 GW。
在美国,太阳能领域的总就业人数已从去年同期的14.27万人上升到了17.38 万人,激增了 22%。风能行业的总就业人数也上升了43%,达到7.3 万人。根据数据显示,女性在太阳能行业的就业人数也有所增加,从2.67万人上升到3.75 万人。
在印度,如果政府实现其100 GW 太阳能光伏和 60 GW 风电的装机目标,到2022 年前,印度将产生逾 100 万个工作岗位。
德国是欧洲范围内可再生能源的头号雇主,可提供37.14万个工作岗位。2014 年,德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5.3 GW,是继中国之后增幅第二大的国家。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