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看资讯 >其他消息 > 能源互联网带动六大战略新兴产业 代表未来发展趋势

能源互联网带动六大战略新兴产业 代表未来发展趋势

2015-05-25 来源:《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浏览数:397

  产业政策方面,能源互联网的出现将对能源供给关系、能源市场运行、技术研发和产业拉动等产生深远影响。而目前我国政府当前仍未将能源互联网产业本身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整体还没有形成深入广泛的社会认知。​
  政府支持方式上,我国目前缺少能源互联网、智能电网、智慧城市、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发展和融合的统筹规划思路,应该由政府牵头和主导,站在国家整体利益最大化角度,坚持战略引领、重点突破,明确能源互联网发展的战略重点方向,促进产学研紧密配合,尽快开展全方位的研究和思考,明确核心思路、发展目的和预期效果,避免各领域各自为战、互不关联和衔接、效率低下、浪费资源等问题。
  展望未来,能源互联网产业是战略性和市场性同时兼备的产业,必将成为解决当前人类可持续发展困境的重要战略途径。因此,能源互联网产业不仅是未来5年应对能源、资源环境、生态建设、节能环保等方面的重要举措,更是我国相当长时间内抢占未来全球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
  能源互联网的未来建设是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系统架构、技术研发、标准制定、政策设计等多个方面和环节入手,建立能源互联网技术和产业发展体系。其方式应当是从小规模到大范围,从简单到复杂,从实验到示范,再到成熟推广。
  能源互联网的研究和建设需要组建一支电力系统、信息技术、电力电子、储能跨学科研究的专家队伍,确定一批有深入研究价值的课题,形成一定技术突破,建设一定规模的示范项目,带动一批相关产业发展。
为稳步推进能源互联网的研究和建设,建议采取硬技术攻关与软课题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分步骤、分阶段的展开能源互联网建设所涉及的理论研究、基础研究、技术突破、项目示范、政策环境、机制设计、产业带动、规模推广等工作。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带动新材料、电力电子元器件、终端设备、电动汽车、新型储能设备、通信设备和软件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近期工作目标以基础研究、战略规划、确定重点技术发展方向、政策机制等为主,从战略高度上把握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完成能源互联网技术和产业发展体系研究,理清思路,确定能源互联网未来十年的发展模式和技术路线。
中期工作目标为结合我国相关优势资源、组织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协同技术攻关,推进基础研究发展、建设实验性、示范性项目为主,支持对前沿基础技术攻关的突破性研究,支持技术体系与网络建设系统架构研究,将基础研究成果逐渐在实践中转化,建设能源互联网研发和示范基地以及高科技产业园区。
  为稳步推进能源互联网的研究和建设,建议采取硬技术攻关与软课题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分步骤、分阶段的展开能源互联网建设所涉及的理论研究、基础研究、技术突破、项目示范、政策环境、机制设计、产业带动、规模推广等工作。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带动新材料、电力电子元器件、终端设备、电动汽车、新型储能设备、通信设备和软件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近期工作目标以基础研究、战略规划、确定重点技术发展方向、政策机制等为主,从战略高度上把握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完成能源互联网技术和产业发展体系研究,理清思路,确定能源互联网未来十年的发展模式和技术路线。
  中期工作目标为结合我国相关优势资源、组织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协同技术攻关,推进基础研究发展、建设实验性、示范性项目为主,支持对前沿基础技术攻关的突破性研究,支持技术体系与网络建设系统架构研究,将基础研究成果逐渐在实践中转化,建设能源互联网研发和示范基地以及高科技产业园区。
  远期目标为根据研究发展状况适时调整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工作,推广成熟稳定的能源互联网系统建设,在需求调研、机制设计、政策支持等方面完善软环境,全面带动新能源体系建设和先进制造业发展,推动我国能源供给和消费革命。
(文自《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 2014)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择优补贴: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管理新亮点
阅读下文 >> 新疆打造“能源丝路”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news/show.php?itemid=30030&page=2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