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看资讯 >其他消息 > 最美风电场系列报道之镜中的三一重能(上)

最美风电场系列报道之镜中的三一重能(上)

2015-09-17 来源:《风能》 浏览数:405

  工程细致
  由于山高坡陡,牦牛坪风电场的建设工作,直到如今仍令一位参与过该项目的经理记忆犹新。
  “机舱是从北京南口发货的,之后会一直跟踪到风电场。从丽江到宁蒗的路特别难走,对于北方司机来说,路况无法想象。我们便把主机卸下来,用空车跑了一趟。发现即使是空车,也有7、8处没法通过。”这位经理提到:“为此我们采取了很多办法,比如道路改造等。在一些弯道中,运输车拉着主机在拐弯时容易碰到围栏,相关人员便守在那里,车来时拆除围栏,车过后安装围栏,确保运输期间人员与设备的安全。”
  但是,从宁蒗到风电场之间的15公里路程,更为狭窄陡峭。风电场业主为此将道路改扩建达32处,几台铲车守在陡坡处,随时通过前面拽、后边推的方式帮助运输车爬坡。可即使是道路已经进行了必要的处理,安全问题仍需要仔细对待。
  “有一天吊装完了,已经到了晚上10点,想到领导说主机在运输过程中绝对不能出事,我们就开着车去丽江接车。在翻越金沙江旁的“十八弯”时,运输车司机不慎将主机后面的两个车轮掉到沟里,如果他继续开的话就肯定要翻车。我们在后面赶紧大喊,提醒他注意,并跑到下面看主机有没有受损。”上述项目经理回忆:“之后通过添土、铲石头,把沟填起来个斜坡,才让车慢慢开起来。当天晚上要是偷懒不去干活的的话,绝对出事了。”
  为保证设备安装和调试质量,风电场业主、总承包、安装队和整机商要对机组的安装情况进行验收。在此之前,整机商先向施工队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并24小时跟随施工队进行监督。作为当时海拔最高的风电场项目,各方人员在加班加点的工作过程中难免出现高原反应。由于风电机组安装调试工作是高空作业,高原反应容易使人昏迷坠落,各方人员的安全成为风电场建设期间的重点。
  “有人来了就高原反应,会被直接调走,除非干了一段时间自己觉得身体没有问题,才会被留下。”上述项目经理说:“在牦牛坪风电场,我们每爬一节塔筒,就要休息一会儿,爬上机舱需要半个多小时。所以调试期间常常上了机舱就不下来,无论干到几点。”
  生产创新
  在丽江到牦牛坪风电场的途中,即便道路进行了改造,主机的运输仍然一波三折。那么,将叶片运到目的地,就成为了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工作,除非完全不计成本。由于风电项目要讲究投资回报,叶片运输问题就必须以较低的成本予以解决。为此,高海拔叶片工厂作为三一重能的一项创新,出现在牦牛坪风电场升压站建设工地旁。
  “叶片工厂从2010年中开始进项目,到2011年7月举行首片叶片下线仪式,再到2011年底完成全部生产,正好供得上工程施工进度。”三一重能一位了解叶片生产情况的员工说:“现在看牦牛坪人烟稀少,当时有上百人,大家都住在如今叶片工厂旁已被拆除的简易房中,非常热闹。”
  除去人的因素,面对高海拔环境的特殊性,能够在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生产风电叶片,并使这些叶片已经稳定运行近三年不出任何质量问题,主要依靠的还是技术与管理。
  有资料显示,高海拔叶片工厂采用的是真空灌注成型工艺,针对高海拔地区真空度降低的问题,三一重能通过设计不同的真空布管方式、树脂灌注流动路径和真空材料铺层方式,减少树脂的灌注时间。这项技术能够在不修改叶片任何结构设计参数的前提下,令树脂含量及结构强度与平原地区生产的叶片相同。
  在管理方面,该工厂严格执行了工艺文件,所有工艺参数由总部制定,禁止工厂自行修改工艺。工厂的生产方式也参照军品生产质量控制模式组织,一旦设备、材料、工艺、生产地点与人员任何参数发生变化,都重新进行工艺评审。生产人员还详细记录了生产过程中的参数,使产品生产过程可以进行追溯,同时这些数据被妥善保存,直到叶片寿命期完成才进行销毁。
  事实上,正是通过叶片研发人员及项目现场上百位员工的共同努力,牦牛坪项目开创了在海拔3000米以上区域生产叶片的先河,并标志着我国掌握了在高海拔地区生产风电叶片的工艺流程,解决了大部分高原地区道路崎岖、叶片运输困难的问题,创造了新的生产模式。
阅读上文 >> 冀北风电发电量超百亿千瓦时
阅读下文 >> 海上风电标准体系建设进展顺利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news/show.php?itemid=32074&page=2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