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仕国表示,中荷两国在奶业领域的合作能够有效地缓解中国奶产品市场的供应压力。不仅将促进荷兰奶产品出口到中国,而且会促进双方奶企的合作,提升中国奶企的生产率。
除此之外,刘海星还表示,在高端制造,在“互联网+”这些新兴领域,国际产能合作,第三方市场,我们也希望进一步开拓与荷兰的合作,使我们的合作领域更宽。
李克强总理26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荷兰国王时也指出,中荷互为重要经贸伙伴,荷兰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拥有成功经验,中方愿同荷方推进现代农业、水利等重点领域合作,支持两国能源企业开展合作,并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
刘仕国表示,荷兰在西欧属于比较发达的地区,荷兰的能源使用技术和效率都比较高,而中国现在面临的压力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碳排放。从荷兰得到一些能源改进技术,将提高中国能源使用效率。这种合作对中国很有必要。对荷兰来说,也是一个出口能源技术的机会。
同时,刘仕国表示,在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方面,中荷双方合作潜能巨大。荷兰在海上风能发电领域做得非常好,中国近年的风电设备制造虽在不断进步,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如果能把荷兰的技术同中国的制造结合在一起,把相关产品和服务用到中国北方以及沿海风电市场,对提升中国可再生能源在总能耗中的占比,改善能源的使用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将很有帮助。
中荷两国合作领域范围逐步扩大,26日,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和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的见证下,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许达哲与荷兰航天局局长钮保特在京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航天局与荷兰王国航天局关于探索与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冯立果表示,荷兰是“伽利略”系列卫星研发的重要参与方,在航天领域拥有较强的技术。荷兰在科研技术方面是一个创新型国家,在农业、食品、装备制造等领域都拥有比较强的实力。中荷双方可以在航空、航天等多领域加强合作。
刘海星表示,荷兰在欧洲具有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区域优势明显,因此中国政府始终将荷兰作为进入欧洲的门户。两国在海陆还有航空,都建立广泛联系。荷兰对于中国的“一带一路”非常感兴趣,希望将荷兰的发展规划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对接起来。
冯立果表示,荷兰还是一个重要的港口国家,鹿特丹是世界第一大港,阿姆斯特丹也是欧洲的一个重要航空港和金融中心。中国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与荷兰的合作,也将对中国企业走出去起到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