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能协会副会长施鹏飞表示,修改2007年的《目录》,也是为了发展自主技术,尽快实现“进口替代”。据悉,原《目录》依据2006年的情况制定,当时国内风机制造商最高只能制造1.5兆瓦的机组,但这两年国内风电产业发展速度飞快,主要厂家已经具备生产2兆瓦乃至更高的风电机组的能力,因此依然鼓励进口已经显得不合时宜。
而“多晶硅”从鼓励进口的“资源性产品、原材料”目录中被删除,也是因为多晶硅行业“高烧难退”。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上半年,20多个省有近50家公司在建、扩建和筹建多晶硅生产线,总计产出规模逾17万吨,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如果全部投产,相当于全球多晶硅年需求量的两倍以上。此外,中国多晶硅下游的电池、电池组件制造能力已过剩,不需要进口太多海外多晶硅原料,而更应该鼓励进一步自主研发显然也是此次《目录》调整中不再鼓励多晶硅进口的重要原因。
避免出现“绿色泡沫”
新能源领域的风电和光伏两大产业目前正被经济界热捧,最近半年与之沾点边的股票表现都异常抢眼。不过,中国人做事向来喜欢一拥而上。有分析人士指出,这次《目录》变化,明显反映出政策层担心新能源产业出现“绿色泡沫”,因此提前进行降温和预警,毕竟,如果一起步就重复传统产业产能过剩、重复建设的老路,极可能后弊丛生,既无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也葬送了这类“朝阳行业”的未来。(记者姚志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