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看资讯 >企业动态 > 7种国内外海上风机基础现状

7种国内外海上风机基础现状

2015-11-10 来源:计鹏新能源 浏览数:624

国内风能从刚开始起步时的补充能源,变成现在的替代能源,是中国发展最快的绿色能源。在我国陆地风电场建设快速发展的近些年,人们已经注意到陆地风能利用所受到的一些限制,将目光逐渐转向了风速大、风向较稳定的海上风能。早在1990年,第一座海上风机在瑞典Baltic Sea海岸架设成功,人们已经看到了海上风电的巨大潜力。

  国内风能从刚开始起步时的补充能源,变成现在的替代能源,是中国发展最快的绿色能源。在我国陆地风电场建设快速发展的近些年,人们已经注意到陆地风能利用所受到的一些限制,将目光逐渐转向了风速大、风向较稳定的海上风能。早在1990年,第一座海上风机在瑞典Baltic Sea海岸架设成功,人们已经看到了海上风电的巨大潜力。2006年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成为了推动我国海上风能利用的催化剂。根据国内外已经建成的海上风电场投资比例及一些研究成果,风机基础约占风电场总成本的20%-30%,是造成海上风电成本较高的原因之一,因此探讨合理的基础结构型式成为了海上风电发展的重点。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国内外都有哪些海上风机基础型式呢?现在就由小编来简单地介绍下国内外海上风机基础的现状。
  1、重力式基础
  重力式基础主要依靠自重使风机垂直矗立在海面上,一般为钢筋混凝土沉箱结构,其承载力小、制造工艺简单,适合坚硬的黏土、砂土及岩土地基,且地基须有足够的承载力支撑基础结构自重、使用荷载及环境荷载等,应用于0~10m的水域。
  世界上早期的海上风机基础均采用重力式,主要有丹麦的Vindeby(1991)、Tuno Knob(1995)、Middelgrunden(2001)、Nysted(2004)、Sprogo(2009),瑞典的Lillgrund Oresund(2008),比利时的Thornton Bank(2009)、Belwind(2011)。目前国内外很少再采用此种基础建设方式。
  2、单桩基础
  单桩基础即单根钢管桩基础是由一个直径在3~5m之间的钢管桩构成,适用于小于25m的水域,其结构特点是自重轻、构造简单、受力明确。对于软土地基可采用锤击沉桩法;对于岩石地基可采用钻孔的方法,也可在岩石地基内形成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由于该基础生产工艺简单,施工成本低,施工过程易控制,施工单位经验较丰富等优点,目前成为了海上风机的主流基础结构,但这不意味着单桩基础是海上风机基础的成熟产品,在国外海上风电场已经出现了单桩倾斜的案例。
  目前此种基础结构在国内外风电场应用很广泛,如英国的Blyth(2000)、North Hoyle(2003)、Scroby Sands(2004)、Kentish Flats(2005)、Barrow(2006)、Rhyl Flats(2009)、Robin Rigg(2009)、Thanet(2011)、Sheringham Shoal(2012),瑞典的Bockstigen(1997)、Yttre Stengrunden(2001)、Utgrunden(2002),丹麦的Samsoe(2002)、Butendiek(2006)、Homs Rev(2009),爱尔兰的Arklow Bank(2003),荷兰的Lely(1994)、WP Q7(2005)、Egmond aan Zee(2007),中国的金风科技2.5MW机组潮间带响水项目风电场。
  3、三脚架式基础
  用三根中等直径的钢管桩定位于海底,埋置于海床下10~20m的地方,三根桩成等边三角形均匀布设,桩顶通过钢套管支撑上部三脚桁架结构,构成组合式基础。三脚桁架为预制构件,承受上部塔架荷载,并将应力与力矩传递于三根钢桩。该基础自重较轻,整个结构稳定性较好,适用于15~30m的水域。
  国内外也有一些项目采用三脚架式基础,如德国的Alpha Ventus(2010)中Multibrid公司的6台,瑞典的Nogersund(1990),中国的金风科技潮间带2.5MW试验机组如东项目。
阅读上文 >> 酒泉阿克塞高原示范风电场累计发电5.5亿千瓦时
阅读下文 >> 就地建厂以“风”招“风” 白城不断拉长风电产业链条·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news/show.php?itemid=38275&page=1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