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比尔˙盖茨在其《未来之路》中写下一句名言——“我们总是高估了未来两年里将发生的变化,过于低估了未来十年将发生的变化。”
那么对于能源领域呢?在这样一个可再生能源大量入侵、电力体制改革重启、互联网技术迅猛渗透的时间点,我们该怎样去思考能源的未来?未来能源系统真的会重构?
环境变化会不断塑造物种,能源环境的变化也会不断塑造企业
10月14日北京国际风能大会论坛现场,远景能源董事长张雷提出,对于能源的未来,有时做一个生物学家就能提供很好的洞见。
达尔文认为,环境变化会不断地塑造物种。同样,能源环境的变化也会不断塑造能源企业。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有机会到那些环境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的国家、市场来看一下,就像生物学家一样,去审视那些发生重大变革的市场——什么样的物种在衰退,什么样的新物种在涌现。
恐龙倒下之后,最先出现的哺乳类是什么样的动物?从生物的进化来看,恐龙生活在中生代,中生代繁荣于侏罗纪,衰退于三叠纪。三叠纪的时候,哺乳动物已经慢慢的出生了,但是在恐龙时代,哺乳动物只是一个非常卑微的角色,被恐龙这个庞然大物支配,只有非常可怜卑微的地位,比如鸭嘴兽就是哺乳动物早期的原型。
回到经济社会,2015年世界500强前12名当中,你会发现有11家与化石能源密切相关。新势力和旧势力更迭中,这些恐龙怎么样了?张雷举了两个例子:
在环境已经发生变化的德国,2014年年底E.ON就宣称他们碰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着两个能源世界——一个是传统的能源世界,另外一个是崭新的能源世界,E.ON必须做出转型。他们是怎么做的?E.ON把化石能源电场、核电场、能源交易业务打包,成立一个新公司Uniper,脱离母体;把可再生能源、客户服务、智能配电网业务保留下来成为新的E.ON。张雷提到,在传统能源世界,E.ON非常沮丧,新投的几亿美元的天然气电站,可能在一年时间也就只有十几天可以满负荷发电。在这么一个气候已经变化的环境中,市场机制已经筛选出一些物种。E.ON做出来迫不得已的转型。但是,这个转型是否成功,要看它的基因。
近期又一个恐龙也倒下了,全球最大的化石能源和资源贸易商Glencore,股价大跌,或濒临破产。“但我想Glencore可能并不是最后一个,”类似的这些恐龙正在逐步失去它的话语权。
张雷所做的思考,很有启发性。欧洲推动可再生能源快速,风能与太阳能成本大大降低,且在德国的法案保障下为优先购电对象,这使得传统发电方式很受打击。对E.ON来说,现行的商业模式已不再适应这些新的变化,故大刀阔斧拆分。不过,《中国机电工业》认为,一分为二并不代表E.ON“抛弃”传统业务。其首席执行官约翰内斯?泰森称传统发电业务成立的新公司将会是欧洲第4大供电商,并拥有欧洲最大的气电存量。
另外,2014年以来,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呈现供过于求局面,价格不断下跌,导致Glencore在其经营的铜、铝、铅等基本金属及铁矿石、原油等领域表现低迷。这样看来,将Glencore的危机归咎于新旧能源环境的变化或许有些欠妥。
新能源行业会有指数性的变化
“比如说,我走30步,大概可以走到对面墙壁,但是如果每一步都是之前一倍的话,30步之后,那就是地球的25圈。”
张雷谈到,我们的大脑往往习惯于线性的、规律性的思考,然而当指数型的模式出现时,我们思维习惯并不一定能非常有效地计算。谈到气候变化,人们总感觉似乎今年比去年没有热多少,但如果拉长时间,来看50年,其实气候变化很明显地在发生。“我们可能在低估它未来对我们的影响”。
在他看来,新能源行业也有指数性的变化。从1970年开始,光伏以平均17%的速度在降本,风电超过8%,如果再以这种趋势往下走,也会接近指数式的穿透。当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成本都显著的低于火电的时候,人们怎么会有动力要来建设这么多燃煤电场和天然气电站呢?为什么还要建设庞大的电网呢?恰恰就是颠覆性的技术进步导致了可再生能源成本优势凸显。
因此,他提出了远景的观点,认为可再生能源不是能源,而是技术。一个可再生能源公司,不应该是能源公司,而应该是一个技术型的公司,高科技公司。一个传统化石能源公司重在它的石油储备、开发能力和供应链管理能力。而可再生能源技术公司在于其背后的系统集成能力、核心研发能力和关键技术的突破。可再生能源,比如太阳能电池板和硅片,跟半导体有多大区别?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太阳能能够如此迅猛的发展。
张雷认为,现在这个时间点——可再生能源大量入侵、电力体制改革重启、互联网技术迅猛渗透——能源系统正在发生巨大重构。
“今天我们谈风电是替代能源,几年以前大家称它是垃圾能源,这是最刺痛我的。”
未来可再生能源时代,并不是只有可再生能源,而是可再生能源将会占据主导地位,是食物链的最高端,火电就是替代能源。我们要研究,火电怎么样来有效配合、响应可再生能源。“哪怕火电一年只发10天电,哪怕火电作为一种等待的能量,我会通过市场机制来定价,电网公司怎么样有效配合可再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