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屿区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中部,是天然的风能“富矿区”和海产品的多产区。东南网从莆田秀屿区宣传部了解到,“十二五”期间,莆田秀屿区大力发展海、陆风电场,并不断壮大海洋食品加工产业。目前,风电产业总投资4.8亿元,总装机规模22万千瓦,年产值3.96亿元;渔业产值也从32.2%亿元增长至49.5亿元,增长53.7%。
海陆风电齐发 “十二五”间年产值3.96亿
秀屿区风速大、风向稳定,属风资源丰富区,拥有南日全岛、埭头镇石城和大蚶山、平海镇石井、东峤前沁和鹭峰山等多个可开发利用风能的优良场址,可开发建设的规模约300万千瓦,目前已投入运行的规模为39.26万千瓦。据介绍,“十二五”期间,秀屿区共有南日岛风电四期、埭头石城风电场二期、东峤风电场、后海风电场和大蚶山风电场5个陆上风电项目投产,总装机规模22万千瓦,总投资额22.8亿元,年产值3.96亿元,税收0.5亿元。
为使风电产业实现飞跃式发展,秀屿区积极与风电企业福能集团和龙源集团等合作,加速推进风电场的全面开发。“十三五”计划秀屿区将着力发展陆上风电场和海上风电场。
目前,秀屿区陆上风电场在建的有福能集团的顶岩山、石塘风电场和龙源集团的云万、石盘等4个风电场,总装机容量19.1万千瓦,总投资额达19.1亿元。此外,秀屿区还规划投资建设潘宅、群力、牛头山等新一批陆上风电场项目。预计“十三五”期间,总装机规模达77.16万千瓦,总投资额达80亿元,年发电量22.1亿度,年产值14亿元。
2014年总装机容量为40万千瓦的南日海上风电项目动工开建标志着莆田市海上风电开发建设迈出了实质性一步。福建龙源海上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陈勇介绍,南日海上风电项目装机容量为40万千瓦,计划海上设100根风机,目前已完成4台样机建设。“经过2年多的前期准备,我们计划“十三五”期间用三年建成该项目,届时将是我国东南沿海首个大型风电场。”
此外,秀屿区在建的海上风电场还有平海湾50MW海上风电项目和石城渔港等海上风电场,并计划投资建设南日海上风电二期、平海湾二期、三期等一批海上风电场项目。预计“十三五”期间总装机规模将达230万千瓦,总投资460亿元,年发电量达80.6亿度,年产值达69亿元。
“秀屿区发展风电产业不仅让企业有利可图,而且也带动当地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促进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造福一方群众。”福建龙源海上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陈勇说。
海洋食品精深加工 鲍鱼罐头畅销海外
秀屿区三面环海,海域总面积达4514.75平方公里,海洋资源丰富,该区一直致力于海洋食品产业的开发,并着力做大做强鲍鱼产业,使渔业经济增效明显。“十二五”期间,秀屿区渔业产值从32.2%亿元增长至49.5亿元,增长53.7%。
随着水产品加工业地不断发展壮大,秀屿区现有省、市级农业产业化企业27家,其中7家为海产品加工企业,目前已经实现产值8亿元,以鲍鱼加工为重点的5家企业也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重点企业。续“南日鲍”之后,秀屿区相继有“海蒂”、“浩瀚”、“渔太太”、“平海湾”、“东禹牌”等水产品牌被评为驰名、著名商标。
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是实现海洋经济增长方式的重中之重。莆田市汇龙海产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水产品育苗、养殖和深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外向型民营企业,同时也是国内第一批规模进行皱纹盘鲍的育种、养殖、深加工一条龙作业的专业生产经营公司。去年开始汇龙海产有限公司开始鲍鱼罐头生产,并与香港新亿集团签约合作,将鲍鱼罐头出口至香港和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今年鲍鱼罐头的出口量有2万多箱,与去年相比翻了三番,一年产值平均一亿多元。”莆田市汇龙海产有限公司董事长林玉雨说。
“今年鲍鱼是量价齐增。”林玉雨介绍,随着国内鲍鱼品质的提高,国内鲍鱼逐渐得到海外市场的认可,出口量逐渐增加。“所以目前我们正积极引进新技术研发鲍鱼与其他海产品相搭配的大盘菜,明年将可实现出口,其他精深加工产品也在研发中。”
莆田市汇丰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管理人员同样表示,速冻精深加工是公司长期坚持的路线,曾斥资300万元从日本引进先进的冻结机设备,确保海鲜产品的品质不被破坏,并自主研发鲍鱼罐头,出口至东南亚地区。“从养殖、捕捞到加工,各个环节我们都按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加强产品品质管控,确保各项达到出口标准,今年鲍鱼罐头的出口量也是呈增长趋势,基本供不应求。”管理人员补充说。
“十三五”期间,秀屿区将加快渔业增长方式转变,深化渔业结构调整,推进现代渔业建设,养殖领域也将由内湾向外湾、由水面向海底、由海上向陆上拓展;依托莆田市后海现代渔业产业园,建设南美白对虾养殖加工产业基地等产业项目,预计到2020年,全区海洋渔业总产值达到63亿元,年均增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