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看资讯 >其他消息 > 金风科技龙头趋稳 风电重回“正途”

金风科技龙头趋稳 风电重回“正途”

2015-12-12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浏览数:431

近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了2014年全国风电场生产运行指标评比结果,简单来说,这项评比是要选出效益最好的风电...

   近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了2014年全国风电场生产运行指标评比结果,简单来说,这项评比是要选出效益最好的风电场,在174个获奖项目中,26%的风电场采购了金风科技的风电机组,是所有获奖项目中占比最高的品牌。
  金风科技对这一评比解读为机组质量的比拼,“我们最关注的是风电机组的质量和度电成本。”几乎每次面对媒体,马金儒都会提到这句话,她是金风科技的副总裁兼董秘。
  金风科技是中国最老牌的风电制造企业,公司脱胎于新疆风能研究所,在1998年成立,这一时点也是中国风电产业起步不久,在随后的18年中,金风科技先后在深圳、香港上市,并把19000台风力发电机插在全国和世界。
  伴随风电产业回暖,金风科技2015年前三季度收入、毛利润和净利润已经超过2014年全年业绩,其中,营业收入达到185亿元,同比上升75%;净利润21亿元,同比上升76%。总资产超过532亿元,全球排名第四,连续三年中国排名第一。
  在金风科技的发展史上,只有两度未能排名国内龙头,第一次是起步阶段,中国风电市场几乎全为外资控制,第二次短暂地被后来者华锐风电超越。但金风科技实现反超,最终坐稳了中国风电制造头把交椅。
  观察金风科技的成功之路,其并非具备任何特殊商业模式,而是在产品质量和度电成本上下足功夫,性价比优于对手。
  金风科技的发展史也可以称为中国风电发展史的微缩版本,在历经了缓慢发展、突飞猛进、行业低迷、回暖复苏、稳定增长多个阶段后,正在转型国际化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解决方案提供商。
  外资垄断
  在成立之初,金风科技并非风电机组制造企业,“当时是客户的身份,即风电场开发商。”金风科技副总裁曹志刚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即使中国已经存在生产并网风电机组的厂商,但金风科技位于新疆的第一个风电场采购了国外机组。事实上,从在20世纪80年代初到金风科技开发风电场,中国的风电场大多采购国外机组,如1986年,中国第一个风电场在山东荣城并网发电,安装的3台55千瓦风电机组来自丹麦风电巨头维斯塔斯。
  国外风电机组优越的质量获得中国采购商的青睐,目前,在新疆、甘肃等地的一些风电场,仍然可以看到荷兰、德国、丹麦等国的风电机组正常发电运行,算算时间,早已超过了行业公认的20年寿命期。
  但优越的质量,加上中国的风电制造几乎空白,国外风电制造厂商给出了昂贵的价格,每千瓦价格在万元以上,比目前价格高出两三倍,而中国却别无选择。
  中国政府第一次鼓励风电产业的时间始于1995年,原电力工业部提出到2000年底全国风电装机达到100万千瓦的目标,并制定了《风力发电场并网运行管理规定(试行)》,出台了电网公司应允许风电场就近上网,全额收购风电场上网电量,对高于电网平均电价部分实行全网分摊的鼓励政策。
  1995年是中国风电商业化运行的分水岭,此后数年,中国最早一批风电制造企业诞生,如金风科技、浙江运达等。虽然科技部、原经贸委、计委等相继发布863、双加工程、国债项目、乘风计划等鼓励政策,但此时的中国风电企业仍然无法与国外公司分庭抗礼,直至2003年。
  2003年是中国风电企业壮大的节点,当年,国家发改委有意鼓励国内风电企业、降低风电成本和上网电价,开始了“风电特许权招标项目”,只有中标项目才能在中国建设风电场,并要求风电机组的国产化率达到70%以上才能投标。
  截至2006年,国家发改委共组织了四期风电特许权招标,装机容量共计1750MW,金风科技借势实现第一次快速发展,连续六年增长超过100%,已成为中国新增风电装机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的企业,并在全球新增装机市场占有率排名第十。随着当年国家首次公布《可再生能源法》,金风科技于2007年登陆深交所顺理成章。
  国内混战
  风电特许权招标和《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让市场看到了风电发展的诱人前景,各方纷纷加入风电制造领域,相继成立了华锐风电、明阳电气、湘电风能、国电联合动力等企业,中国市场一下子冒出了最多80家整机制造企业,金风科技上市不久,中国的风电行业即进入了混战时期。
  此时,国家发改委继续进行了第五、第六期风电特许权招标,并且规模显着增长,直到2009年,国家能源局首次公布风电上网标杆电价政策,规定风电上网电价按四类风资源区分别定价为0.51、0.54、0.58、0.61元/度,从而取代了特许权招标模式。
  风电开发商和制造企业计算,按照国家公布的电价政策,风电产业的利润可以保证,跃跃欲试。
  这一政策是新成立的国家能源局颁布的,新任局长张国宝希望将风电发展作为自己最重要的政绩,遂颁布了“风电三峡”战略。中国风电产业进入了有史以来最鼎盛的发展时期。
  风电全产业链一时供不应求,包括风电整机、零部件等。这时的企业为了快速拿到订单,纷纷舍弃了自主研发环节,变身为实质上的“组装厂”,为两、三年之后的滑坡埋下了隐患。
  在数十家企业激烈竞争的格局下,金风科技的名字不像此前那么耀眼了,相反,金风科技的机组报价不得不随着价格战而连续下跌,从2007年的7000元/千瓦,跌到了2011年的4000元/千瓦。
  低价竞争促使外资风电企业逐步缩小了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但硬币的另一面却是,国产风机的质量也随之下降。
  似乎国有发电商并不担心风电机组的质量,多位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他们似乎更加愿意以低成本做大规模。”
  价格战甚至暂时搁浅了金风科技在香港上市的计划,“鉴于市场环境恶化以及近期市场意外地出现剧烈波动,公司与联席账簿管理人商议后,暂时搁置上市。”2010年5月,金风科技发布上述公告。
  事实上,从2008年到2011年,金风科技的霸主地位受到后来者华锐风电的挑战,失去龙头地位。除外在政商因素外,金风科技在兆瓦级机组的推出逊色对手。境恶化以及近期市场意外地出现剧烈波动,公司与联席账簿管理人商议后,暂时搁置上市。”2010年5月,金风科技发布上述公告。金风科技的霸主地位受到后来者华锐风电的挑战,失去龙头地位。除外在政商因素外,金风科技在兆瓦级机组的推出逊色对手。
  华锐风电进入风电市场时,避开了千瓦级别机组,直接生产1.5MW,避免与金风科技正面交锋。2006年6月华锐风电生产了中国第一台国产化1.5兆瓦风电机组,兆瓦级机组的率先推出使其迅速获得了巨大的市场份额。金风科技比华锐晚了将近2年才推出1.5兆瓦风电机组,眼睁睁看着取得先机的华锐攻城略地。
  2008年,华锐新增风电装机容量首次超越金风科技,排名中国第一、全球第七,同时让金风科技之前研发1.2兆瓦机组的努力打水漂。2011年华锐风电上市之时,已跃居中国第一大风电设备生产商,仅次于全球风电巨头丹麦维斯塔斯公司,全球排名第二。甚至,国电联合动力也曾扬言超越金风科技。
  不过,此时的风电产业已因价格战和重规模,导致风电机组质量下降,最终由甘肃风电脱网事故开启了低迷时期。
  “脱网”转折
  行业进入衰退期的导火索发生在甘肃,2011年2月24日,甘肃酒泉风电机组大规模脱网事故,导致598台风电机组脱网,损失出力84万千瓦,并造成西北主网频率最低至49.854Hz。是中国风力发电发生的对电网影响最大的一起事故。
  事故的深层次原因是,风电装机容量的增长与电网并网及送出之间的落差,风电装机量由发改委决定,而电网建设由电网公司决定,两个不同的决策出现了偏差,这意味着,风电装机容量不能再像此前几年那样快速增长了。
  脱网事故也暴露了突飞猛进时期风电机组质量不过关的弊病,风机故障、倒塌等事件相继发生。
  “风电行业中的人从未遇到过这样的挫折。”曹志刚说。
  曹志刚所称的行业低谷发生于2011-2013年上半年,根据中国风能协会的统计,2012年,中国(不包括台湾地区)新增安装风电机组7872台,装机容量12960MW,同比下降26.5%。这是中国风电行业发展20多年来的首次下降。
  与此同时,风电弃风进一步加剧,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12年,风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全国平均为1890小时,较2011年下降30小时。个别省(区)风电利用小时数下降到1400小时左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亿元以上。
  金风科技在衰退期中遭受到了来自市场的质询,2010年公司刚刚在港股上市并作出了较为乐观的预期,而2011年,投资银行高盛即把金风科技H股评级由中性调低至卖出。
  曹志刚坦承:“金风科技在初期受到很大压力,并有些恐慌。”
  日子不好时,很多企业本能是收缩战线,金风科技也裁减了部分人员和部门,但与其他风电制造企业不同,金风科技又反其道而行之,做了大量研发投入,以提升质量。
  据曹志刚介绍,金风科技与零部件企业一起做了很多预防性投入,诸如建设实验室、与零部件厂商制定新标准等。这些新标准也进一步抬高了风电的行业门槛。
  “在脱网事故发生后,每个企业都要具有5个电力合规性标准,如低电压穿越、无功补偿等,这在以前是不清晰的,重新定义质量标准,需要与供应商一起做投入,最后能够见到的是可利用率提升了,损失降低了。”
  金风科技在行业周期中意识到的另一个经验是现金流的重要性,其风电场开发业务在业绩下跌时期提供了重要支撑。曹志刚说:“行业景气时,风电场是锦上添花,但在困难时期,由于有发电收益,却是很重要的现金流支持。”
  事后看来,风电产业转折点带来的最重要的成果是,开发商和制造商同时意识到了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如,发电商龙源电力在内部对风电机组的质量做了排名,中国风能协会也首次公布了机组性能的参考性排名,与中电联的统计类似,金风科技名列前茅。
  重归理性
  就像脱网事故出人意料的使风电行业转入低迷,两年后,2013年风电行业出人意料地开始出现复苏迹象,2014年即又重归发展“正途”。
  之所以称之为“正途”,原因在于发电商在选择风电机组时更加重视质量和售后服务。金风科技也在这一时期重新回到行业第一的位置。
  2015年上半年,金风科技的市场份额从2014年同期的19.1%上升至20.6%,进一步巩固了龙头地位,而华锐风电、国电联合动力等挑战其地位的企业滑出了第一方阵。目前,除了远景能源提出超越金风科技的口号外,其他企业暂时难以企及。
  事实上,金风科技的行业地位并非有何特殊的商业模式,而是性价比的胜出:与国际风电巨头相比,金风科技的价格较低,并配备了远胜国外公司的售后服务;与国内多数企业相比,金风科技的机组质量略胜一筹,价相差无几。
  在经历行业低谷并重新进入增长期,尤其是风电上网电价下调之后,金风科技的战略也随之发生调整:以降低度电成本为核心。
  战略调整首先体现在研发部门,曹志刚表示:“今后,金风科技的思路是以度电成本的需求作为研发、制造和服务的基础。”
  度电成本的下降不仅仅局限于风机造价的下降,金风科技认为,采集风能效率的提高更加重要。作为提高风能采集效率的举措,金风科技推出了柔性塔架。
  按照风电的规律,塔架每增高10米,平均风速至少增加0.1米/秒,这将为发电商带来更高的效益。金风科技的柔性塔架高达120米或以上,高出国内80-100米的普遍高度。
  此外,金风科技陆续推出了新机型和应用,如2.0MW机组、VP机组,以及智能微网项目等。
  在降低度电成本的进程中,金风科技也希望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的技术和工具。如风机智能感知,用传感器、视频、音频等手段代替工作人员实地维护,据马金儒称,目前,金风科技已有9000多台风机加装了智能传感器。
  虽然“十三五”规划还未最终确定,但初步方案提出到2020年,风电将实现累计并网装机容量250GW-280GW,金风科技预计,未来五年,即使上网电价会缓慢下降,但风电机组的需求依然强劲并稳定。
  “未来,金风科技将成为制造(风机、电控、智能微网)、服务、投资(风力发电、环保、其他清洁能源)齐头并进的产业格局。”马金儒说。
阅读上文 >> 【风电业绩】龙源电力2015年11月风电发电量较去年同期减少6.47%(表)
阅读下文 >> 吉电股份:关于所属子公司拟与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和解协议的公告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news/show.php?itemid=39176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