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的霍林郭勒市寒风凛冽,随处可见的风电机组矗立在大大小小的山头,叶片嗡嗡旋转。
凛冽的不仅是天气。近几年来,经济下行、煤炭行业低迷、铝价震荡下跌,以煤发电、以电炼铝的国电投蒙东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蒙东能源)走在了发展的十字路口。
严峻形势倒逼改革创新。面对全球向低碳绿色发展方式转型的巨大趋势,再加之霍林郭勒地区丰富的风力资源,蒙东能源霍林河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应运而生。
工程建成一年来,蒙东能源不仅通过智能局域电网大比例消纳风电,吨铝用电成本大幅下降,还成功解决了当地劣质褐煤露天堆积易引发的自燃及污染问题,让蒙东能源在困境中实现了绿色逆袭。作为我国首个含风电可再生能源的“煤—电—铝”绿色循环产业链,不仅让蒙东能源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决心更为坚定,更摸索出了一条破解能源工业与用能产业困境的煤电铝一体化之路。
风电渗透率在我国首次达到38.25%
“没有过剩的行业,只有过剩的企业。”蒙东能源董事长刘明胜坚信,霍林河的山巅,呼呼作响的是“金子”。
近年来,由于供大于求、产能过剩,我国铝行业齐声喊亏,尤其用电成本就占到了46%左右。
“铝至少在5年之内还有一个大的需求,未来电解铝市场还有发展,目前只是相对饱和,而炼铝成本高的企业终究被市场淘汰。”刘明胜说。
如何让蒙东能源的电解铝具有成本的竞争优势?
纵观全球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趋势,消纳如风电等可再生清洁能源,为电解铝注入绿色能源的发展模式必将大有可为。“我们期望从根本上建立起既能保证能源需求增长,又能保证能源的充分再利用、控制碳排放量的绿色循环发展模式。”蒙东能源副总经理刘建平如是说。
只是,将风电并入其局域电网,谈何容易。“电解铝生产过程中无法断电。而使用风电最大的隐忧就是看老天爷脸色。”蒙东能源电力监控指挥中心主任吴岩直言。
经过两年多的研发,蒙东能源成功攻克这一技术难题,建成了风电、火电的协调运行的智能局域电网。蒙东能源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重大课题“含可再生能源的孤立电网的运行控制技术及示范”,于今年8月通过了国家科技部验收。在这个智能局域电网中,包含了30万千瓦风电、180万千瓦的火电,和年产能81万吨的电解铝负荷。
“这是世界上首个风—火—铝联合运行的智能局域电网,具有装机容量大、可再生能源渗透率高等特点,工程建设协调难度巨大,是发电企业尝试建立的首个含发电、输电、用电、调度一体的系统工程。”刘建平说。
这一智能局域电网,也创造了新的记录,电网风电渗透率在我国首次达到了38.25%,超过了世界上新能源利用率最高的丹麦电网。通过智能局域电网风火互补控制技术,30万千瓦风电每年发电10亿千瓦时左右,2015年可利用小时数预计达3400小时,较我区平均风电利用小时数高出1倍多。
除此之外,今年6月,蒙东能源还利用露天煤矿闲置排土场建成了2万千瓦光伏电站,成为目前东北电网装机容量最大的分布式光伏电站,所发电量全部用于露天煤矿开采。
“当前电解铝市场价格已接近盈亏平衡点,而我们通过这一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在成本上仍有一定的优势。”蒙东能源副总经理王铁军坦言。与循环经济示范工程投产前比,2015年生产电解铝每度电成本可降低0.0636元,吨铝用电成本降低868元,总成本降低7.3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的经营压力。
低碳减排捧回国际大奖
与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相比,霍林河循环经济示范工程的生态效益更加引人注目。
早在一年前,蒙东能源的霍林河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就名声在外。
2014年12月,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蒙东能源霍林河循环经济示范工程的低碳创新探索与实践受到高度关注,并获得了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组织、中国低碳联盟、美国环保协会、中国低碳减排专委会联合颁发的“今日变革进步奖”。
“电力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是碳排放的重点,作为传统的电力集团能够突破自身的种种限制,大力发展新能源、实现节能减排,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是中国传统能源的一大突破。”美国环保协会副总裁纳撒尼尔˙基奥恩对此大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