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看资讯 >产业政策 > 我国能源法立法进程加快 法制办征求中外专家意见

我国能源法立法进程加快 法制办征求中外专家意见

2009-11-11 来源:新华网 浏览数:2419

  落户东营新能源基地的山东大唐东营风电场有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风电项目能否尽早实现盈利,主要看对风电场建设成本的控制。

  “目前风电每千瓦时的造价为11000元左右,预计未来还得有20%的压缩空间,才能够实现盈亏平衡。”他表示,未来将主要从风电场工程设计、风机购买方面着手“压缩”造价。

  同样在东营投资风电项目的华润集团有关人士表示,风电运营商的盈利能力普遍偏低,能否分出“先后”,主要看对风电项目的建设成本压缩力度如何。

  遭遇成本高的除了风电设备商外,光伏生产商更是因此头疼。专家预测,到2015年光伏发电成本才能与风电成本降到一个水平线上,而到2020年光伏发电才能与传统的火力发电进行竞争。

  压缩成本无疑成为新能源企业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必修课”。由此而产生的技术研发导向也成为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除了技术研发之外,新能源发展还受到外力制约——并网难。这一方面是因为电网建设水平不足,另一方面也存在风电设备本身技术水平不够的问题,不能保证风力转化为平稳恒定的电流供给电网,电网企业与新能源企业之间的矛盾因此生根。

  现实中,由于各地的电网建设水平迥异,各地的新能源企业在与电网公司的博弈中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据了解,内蒙古、东北地区的风电企业由于远离负荷中心,发出的电往往不能被电网全额接收,到了冬季火电发电高峰期,不稳定的风电还经常被切出电网。相比之下,东部沿海的部分风电场要幸运很多。例如,东营基本不存在风电并网难问题,因为风电场离当地的负荷中心非常近,由于政府支持,当地电网建设也特意照顾到基地内的风电项目。

  对此,新能源企业曾以国外的电网对新能源电量的接纳能力远高于国内为由,呼吁我国的电网也应该为新能源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而国家电网有关人士表示,电网一直在提高对新能源的接纳能力,例如智能电网的建设,然而,新能源项目在开发建设时也应该树立能源公民意识,尽量实现电能质量的优质化。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秘书长孟宪淦表示,新能源并网的技术难度较大,有赖于分布式发电、储能技术和智能电网的共同发展,预计《可再生能源法》的修订将给出明确的解决办法;而新能源发展的根基——电价形成机制,则需要国家能源主管部门、电力监管部门、财政部门共同协商制定。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风电急刹车 湘电风能窃喜
阅读下文 >> 国内钢企重组第一梯队圈定3―5家 新政12月出台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news/show.php?itemid=3953&page=4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