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电网发展滞后,新能源送出和跨省跨区消纳受限。一方面,国家先后颁布“十二五”风电、太阳能发电等专项规划,但“十二五”电网规划至今没有出台,新能源基地送出通道得不到落实。国家规划了9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其中7个在“三北”地区,目前仅安排了哈密、酒泉、蒙西3个基地的跨区输电项目。另一方面,电网项目核准滞后于新能源项目,新能源富集地区不同程度都存在电网“卡脖子”和跨省跨区通道能力不足问题,已成为制约新能源消纳的刚性约束。甘肃河西地区风电装机已达到949万千瓦,远远超出现有750千伏线路送出控制限额,但没有新增送出线路,尽管调度机构动态优化电网运行方式,安排送出线路长期压极限运行,新能源送出受阻情况仍十分严重。甘肃酒泉风电基地装机规模已超过1200万千瓦、光伏近600万千瓦,但酒泉—湖南特高压直流工程2015年5月才核准建设,预计2017年投产,外送通道建设滞后2~3年。
四是风电发展已进入新阶段,适应高比例风电的配套运行和消纳机制缺失。随着装机规模步入亿千瓦级时代,我国风电发展进入规模化发展的相对成熟的新阶段,对系统电力电量平衡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已与风电发展初期小规模、低占比有了本质区别。一方面,随着风电接入系统的比例增加,常规电源开机方式减少,系统电压支撑能力、频率稳定水平下降,电网安全运行的压力增加,需要建立适应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运行机制;另一方面,由于没有适时建立常规电源提供辅助服务的补偿机制,火电企业普遍没有为新能源调峰的积极性,客观上造成了新能源与常规火电争夺消纳市场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