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建设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等重要项目,提出要提高清洁能源比重。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内蒙古有哪些优势?
梁铁城:内蒙古拥有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内蒙古煤炭、风能、光能储藏量丰富,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五大综合能源基地中,鄂尔多斯盆地和内蒙古东部两大基地均位于内蒙古自治区。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可以进一步促进内蒙古清洁能源基地建设,而内蒙古也可以借助区位优势,深化“一带一路”北部通道建设,在对接俄蒙方面,在构建电网国内互联、洲内互联、洲际互联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记者:去年,以内蒙古为起点的“两交两直”特高压工程已全部核准开工,您对目前开工建设外送通道怎么看?
梁铁城:内蒙古积极加快建设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纳入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两交两直”工程(锡盟—济南、蒙西—天津南交流,锡盟—泰州、上海庙—临沂直流)全部开工,开创了内蒙古特高压电网发展新纪元。“两交”工程将在今年建成,“两直”工程将在2017年建成。“两交两直”工程投产当年输送电量约1600亿千瓦时,其中外送新能源约500亿千瓦时,建成后既能满足东中部能源需求,缓解严重雾霾,又能有力拉动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不过,这4条外送通道与国家需求和内蒙古电源基地潜力相比仍远远不够。据了解,到2020年,我国东中部需要新增区外来电2亿千瓦,而内蒙古恰有巨大的电力供应能力。内蒙古规划2020年全区电源装机新增1.67亿千瓦,其中火电装机1.2亿千瓦,风电装机3400万千瓦以上,光伏发电装机1300万千瓦,其中绝大多数需要通过外送消纳。我认为,只有继续加大内蒙古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推进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才能实现内蒙古资源的有效开发、配置和利用。
记者:目前,内蒙古大规模发展特高压,推进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切实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落地。请您谈谈内蒙古电网互联互通与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关系?
梁铁城:要构建全球性的能源网络,首先要加快建设国家级能源网络,并且要有一个示范和引领的国家。构建中国能源互联网很关键,内蒙古特高压工程,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国家电网公司规划的电网互联互通工程中,蒙古国—天津、俄罗斯—霸州直流工程途经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将依托能源资源优势和毗邻俄蒙的区位特点,积极推进与俄罗斯、蒙古国等周边国家电网互联互通工程。
这不仅能在更大范围配置清洁能源,保障内蒙古经济发展的能源需求,也是推动“一带一路”北部通道建设的有力举措。
记者:您认为内蒙古自治区在融入中国能源互联网之后,除了保障能源供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有多大?
梁铁城:特高压电网建设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条长、经济带动作用强。因此,增加内蒙古特高压外送通道,积极融入中国能源互联网,将为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出贡献。据测算,新“两交两直”特高压工程在内蒙古境内项目本体加上各级配套电网工程,总投资超过32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投资约3000亿元以上。既能有力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同时可消化钢铁、电解铝、水泥等部分过剩产能,缓解经济下行压力的作用将极为可观。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规划,到2020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将建成“16交4直”特高压骨干网架,与“三华”及东北三省共同形成东部特高压同步电网,并形成“8交4直”外送通道。届时,内蒙古自治区特高压外送能力将达到6400万千瓦,可从根本上解决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和电力发展的深层次矛盾。
梁铁城,曾任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市长、市委书记,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现任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