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消息 11月21日,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所原副院长刘福垣对和讯网表示,发改委确实应限制风电产业准入,但原因并不是产能过剩。并同时建议对风电产业实行双轨制,并非并入国家电网。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所原副院长刘福垣
10月19日,十部委就《抑制部门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召开信息发布会,风电设备、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等六行业均在抑制产能过剩范围之内。作为国家鼓励的新兴产业,中国的风电产业急速飙升。2008年底,国内已经安装的风电机组11638台,装机总容量1217万千瓦。国家发改委计划,按照融入大电网、建设大基地的要求,力争用十多年的时间,在甘肃、内蒙古、河北、江苏等地形成几个上千万千瓦的风电基地,实现2020年供电装机规模1亿千瓦。
但在近期,在中国科技部完成的一份内部报告中则认为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的说法“有失公允”。调研结果显示,媒体和官方采信的都是规划产能,与实际产能相去甚远。
对此刘福垣称,风电行业还没有形成规模,谈不上“产能过剩”。但目前情况下风电无法并入电网,且投入成本较高,故发改委对其进行行业准入限制是合理的。刘福垣同时建议,放弃将风电并入电网,而是实行双轨制,来服务地方供电。
“目前风力供电还不稳定,建议将其列入环保能源行列进行小范围内运用,来解决部分区域的供电需求,而不是将其并入电网。从而实行双轨制运作。”刘福垣称。
刘福垣还认为,现在并不能断言危机已经过去,在产业结构、社会保障、国企改革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将有重重困难出现。而如何做好引导4万亿投资和抑制产能过剩之间的平衡也是需要十分关注的问题,弄不好的话“就仿佛老顽童的双手互搏”,造成无谓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