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会有零电价和负电价?
大家都知道“天上掉馅饼,不是圈套就是陷阱”,消费者用了电还能收钱,怎么感觉都像是中奖电话那么莫名其妙。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因为电也是一种商品,而且是不能储存的商品,如果供大于求,多余的电量就会白白浪费,进而导致发电企业的利润损失。

所以,出现所谓的负电价是指电力市场供大于求,在最终的市场结算过程中电价变现为负值的现象,而零电价,顾名思义就是在结算过程中电价表现为零的现象。
负电价了为啥还要发电?
负电价机制,就是允许发电企业在电力市场竞争过程中为了将多余的电量消纳,以一种补贴的方式奖励给客户。这一补贴所产生的成本小于发电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而削减发电量所带来的技术、安全、人力等综合成本。
换句话说,如果停产,发电厂的损失可能会更大,索性两害相权取其轻,不要钱或者花点小钱让自己接着发电,只要好过停产的损失就万事大吉,其他都无所谓了。

国内已经出现了“零电价”
近年来,新能源装机在中国快速增长,2015年,在直购和发电权交易等政策已有所实施的情况下,国内有些新能源企业已将区域标杆电价全部让出,发出零电价信号,仅得国家补贴,为了获得部分发电权。
然而这种零电价是建立在传统能源企业正常电价基础上的,所以是新能源拿着国家补贴在电价上对传统能源让利,形成了重新补贴污染企业、高耗能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