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本新:大家好!创新是很大的话题,中船重工是做海军装备的,讲到中国制造一定要讲中国装备,中国装备造船已经是世界第一了,中国制造能力从大国走向强国,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现在在海工主要谈风电,最近刚刚举行了国际论坛,国际论坛的主题就是海上风电,中国装备,中国技术,世界分享,在国内反响是比较大的主题。
风电装备今后是高铁以后,尤其是“一带一路”,中国走向世界一个重大的装备。一讲到风电,规模已经是世界第一了,技术水平也是有相当的先进性。世界上大的集团在干什么呢?我们做装备做战略、创新,要看看人家做什么。西门子把一家规模很大的做海上风电的公司收购了,美国GE陆上风电受到挫折以后,它又回归海上风电,也是大手笔收购,包括世界上排名第一的维斯塔斯这些公司,这个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为什么这些大公司会在这个领域里发力?巴黎气候变化对全人类提出要求,其实这就是企业发展的方向,更是一个机会,要创新瞄准世界级大公司的创新,有所作为。
对中国的企业来讲,中船重工做风电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同时我们做了军民融合再上台阶,使我们有很多的机会。全球刚刚公布的世界上排名前十位的风电企业里面,中船重工海装风电也列进去了,全球最受欢迎的十大机械里面,中国有两个,我也列上了。我们大概是十年的时间,做到世界前十位,中国前五,而且我们是自主研发,在国内外反响比较大的。
英国、丹麦和美国等都在邀请我们共同发展,最近我们和丹麦、英国也签了海上风电合作协议,把我们的风机和西门子、GE在英国海上共同PK,谁做得好就有更大的增长。美国也邀请我们去的,因为我们军工企业的背景,集团研究之后还是放弃了,美国发展机遇比较好,陆上风电已经批了装机,我的风机在美国运行四年多。中国的企业能力和水平的标志在世界舞台上怎么样展现?一块是我们的定位,就是在高端上市场上打拼,陆上风电走美国,海上风电走欧洲,这些都是技术非常成熟的地方,敢在那个地方比拼,对央企来说也是一种责任。在国内拼,那就不是本事了,还要“走出去”。
从技术的层面上来讲是三种创新,中船重工为什么异军突起,突然发力,我们就是有比较好的基础,国内最早做风电的,包括国际上做风电很多零部件在全国的体系里面配套的,有的不知道,你怎么也在做了呢?风电的标准是船舶标准,世界上最权威的标准就是德国的标准。有这些基础为什么没做起来呢?没有人想,也没有想去做,在06年的时候圆自己一个梦,当时看国外资料,世界造船工业、欧洲造船工业转型的时候,很多造船企业就转到风力发电,这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
重庆市组织了一个代表团到欧洲访问,我就提了一个要求,希望到欧洲看一个造船企业,他答应了,派了一个人去了,写了一个调查报告,在欧洲看到造船企业转型,怎么样做风电,齿轮箱、电机、控制我都能做,把优势资源组合起来。我们已经成为中船重工非传统企业排第一、第二,也就是十年的时间,我们集团已经两百多亿的规模,造一个梦,圆一个梦,将会成为我们集团最大的非船板块,海上风电要做中国的领军企业甚至是领袖企业。
我们在做的过程当中也得到了国家的支持,也依托中船的优势成立了国家海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是科技部唯一的,我们经常代表国家参与世界上很多讨论,我进入国际标准委员会,发出中国的声音。欧洲的企业到中国以后,也有水土不服的问题。我们做风机的过程当中,ABB是非常牛的,风机械的故障里边都有,第一电流系统,第二是变频器。ABB已经是世界最顶级的,给我们解决效率非常低。后来我到ABB访问的时候,和全球副总裁交流的时候,有人还在犹豫说还是不说,我说有什么不说,我跟全球副总裁提出来,你的变频风机不好用,为什么?我就给他介绍,讲完了之后,他当时非常吃惊。他说我是第一个听到中国的企业这样抱怨我、投诉ABB的,他说一个星期给你答复,派人到现场,结果一个星期就派人来了,我们提出问题以后,梳理之后专门针对中国的风电装备搞了“沙丁鱼计划”。
“沙丁鱼计划”成功以后,对中国风电装备是提升的。06年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的2兆瓦,在中国创造三个第一,中央电视台报道过,第一个单机容量最大的,第一个通过德国测试公司测试认证的,起点是非常高的。当时在中国风电非常疯狂的年代,我们追求的是质量和标准,以我的保证能力决定我的产能,到后面一调整的时候,很多企业80多家,现在就剩10多家,创新这件事是要下功夫的。
我们有这个基础,在创新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传承和积累。中国一天到晚谈产品创新,他真的不理解,做风机企业世界排名第一,做了两三个机型,没有积累是不行的,任何一个故障现象在实验室里面可以再现,再现之后找到对策解决它。中船重工做风电我们也有这样人才,三万多研究员,几十个研究所,有非常好的基础。我们向国外学习,国家战略叫军民融合,军工里面很多东西是埋在里面的,很多东西没有挖掘出来,一定要挖掘出来,为中国所用,被社会共享,中国是具有条件的。
企业家的创新才是企业真正的财富。有人开玩笑说,企业家是天生的,我说这个话不对,有的时候也对。为什么呢?企业家捕捉市场的能力和眼光是任何人所没有和独特的,今天成功的企业家,保证在这一点上比其他人敏锐得多,运作企业的手段、方法、思路肯定是不一样的。一个企业最大的竞争力和核心竞争了不是说你有钱,不是说你有人,也不是你说技术,关键是在组织资源运用,才是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能力,这也是企业家最大的作用。
我是已经要退出历史舞台的企业家,我觉得需要呼吁的是,全社会要包容企业家、宽容企业家,企业家的创新带动的是一个地区一个企业多少人生存和生活的,最应该爱护和支持是这些企业家,宽容失败、创造更加宽松的心理和生理的环境,确实是我们国家当前需要做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