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上午10时30分,随着最后一根钢箱梁吊装完成,相关检测数据验收合格,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成功实现合龙。这一建设长达七年的桥梁工程,有望明年年底实现通车。
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通车后,将首次实现珠海、澳门与香港的陆路对接,极大缩短港珠澳三地间的距离。大桥集桥、岛、隧道于一体,全长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同时也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沉管海底隧道,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
在最具技术难度的桥岛隧主体工程建设中,三一重工提供了技术稳定的设备和优质的服务全程护航,仅参与施工建设的混凝土机械设备就有将近60台,另外三一的桩工机械、起重机械也参与了施工。
全力以赴 参建中国首例桥—岛—隧集群工程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有一个特殊性,大桥线路跨越伶仃洋海域,而这里是全球最重要的贸易航道,对桥梁有特别的限高和载重要求。
综合考虑通航需求和周边机场航空限高要求,港珠澳大桥提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建设方案,即桥—岛—隧集群的方案。桥—岛—隧集群的主体工程长约29.6公里,包含约6.7公里沉管隧道和22.9公里跨海桥梁,以及为实现桥梁和隧道转换而修建的海中人工岛,这是大桥建设中工程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部分。
岛隧工程是大桥的控制性难题。中交港航局承建了岛遂建设联合体工程,该岛隧工程包括一条特大型沉管隧道、两个深海人工岛,三一提供了12台拖泵、12台布料杆、10台搅拌车以及1个搅拌站参与建设。
另外,在中铁十八局承建的珠海连接线项目中,三一提供了22台设备和2条180生产线参与建设,这些设备都很‘听话’,没有‘闹别扭’,让施工方省了不少心。
解决世界级工程难题 立下汗马功劳
长达6.7 公里海底沉管隧道建设是世界级的工程难题,也是当前世界上已建成的最长、最深的沉管隧道,获得新专利超400项。据现场专家介绍,施工的基本原理是将混凝土浇筑成一个个管节,让它们按顺序安装到海底,连成长管。在沉管隧道的浇筑过程中,三一设备立下了“汗马功劳”,一般一次性浇筑40多个小时,一干就是2-3天,设备稳定地浇筑出了质量优异的管道。
在人工岛成岛过程中,承建方在世界范围内首次提出深插式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用120个巨型钢筒直接固定在海床上插入到海底,然后在中间填土形成人工岛。在这样一个创新方案中,三一设备协助客户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最终,施工方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成岛”,创造了世界工程的奇迹。
特级服务 敢叫天堑变通途
港珠澳大桥建设于2009年启动,建设工期长达七年。三一设备也随着项目主体开工陆续进场。一望无际的海面、超强海风、粘湿的空气,高难度的施工方案,这一切都考验着三一设备的性能和三一服务工程师的技能。
沉管隧道混凝土浇筑施工时,三一特级服务工程师吴卓杰始终陪伴在三一设备的身旁。由于模板成形一般需要30—40个小时,他不敢合眼,时刻注意设备施工情况,油压油温等细节问题一个也不放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每当睡意来袭,吴卓杰或是拍打自己的脸,或是用冷水清醒头脑。他认真负责的态度,施工方和客户都看在眼里:“有他在,我们就放心。”
就是在这样一个让人“望而生畏”的地方,一群以“善打硬仗、敢打硬仗”著称的三一服务工程师,用辛勤的汗水书写着“敢叫天堑变通途”的豪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