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业发展速度很快的时候,更要权衡速度和质量,平衡短期利益和长远发展。速度是看得见的,但质量问题未必一下子能看出来,但在积累半年、一年甚至几年后可能会集中爆发。
三、 产业链上下游要一起努力塑造“工匠文化”
金风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楚,我们是产业链其中的一个环节,并不可以包打天下,金风科技希望与行业伙伴共同打造一个良好的产业链生态圈。
2014年,虽然行业回暖,但说实话还是比较担心,行业迎来新的高速增长,企业又做大量投入,未来的发展是否又会埋下很多的隐患,或者说重蹈覆辙?金风科技提出要推崇工匠精神,我们也努力在行业里面推广“工匠”的理念。在行业快速发展、各种新鲜酷炫的“概念”被用来包装风机的时候,我们更希望产业链从上到下能够清醒的认识到产品质量将关系到行业的兴衰。
在一个大工业和大产业链背景下,任何企业都不可能独善其身。金风科技就是产业链其中的一个环节,一家企业不可以包打天下,金风要做的是带领产业链共同发展进步。
第一,我们要坚持用好的产品;第二,怎么样把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复制到国内来。具体到“工匠精神”,金风非常重视在零部件的上下游的投入——包括鼓励创新、提升产品质量、重视岗位技能培训等等。
其实经过上一个周期的经验教训后,现在风电上下游的不少企业,包括我们的客户、合作伙伴,对于质量的问题、性价比的评估维度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客户的价值导向更加成熟,更加注重质量,更重视风机以及风电场的精细化管理。
投资一个风电场,你肯定在乎每一度电多少钱,这就和产品品质紧密关联起来。以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比较在乎的是一次性投资到底是多少?具体而言就是我单纯地去买这个风机要花多少钱,而不是这个风机带来多少长期的价值,这个风场给我带来多少综合效益。金风科技希望与行业伙伴共同打造一个良好的产业链生态圈。
四、让“工匠”有更多的获得感
德语“职业”一词,意即天职或上帝的召唤,每个人从事的职业,从“天职”的意义上看都是神圣的。正因为如此,德国人做事认真负责,能静下心来做好分内工作。
就“工匠精神”来说,横向做一些比较,欧美的企业要比我们幸福多了。整体而言,对于追求高质量、提倡工匠精神、提升精益制造能力,整个社会群体认可度都比较高。
而目前在国内,要推崇工匠精神,需要靠各方的推动,甚至是鞭策,付出的代价也大很多。要让“工匠精神”形成一种氛围和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
事实上,我们自小从学校的教育培养,从整个人成长历程,对一些工作的价值判断都固化了。能做管理者、能考上博士、能从政,那才是成功。如果我们一辈子在一线做个技工,我们是否就“低人一等”?这样的观念的和因素,对“工匠文化”的影响还是挺大的。
我曾多次到全球排名第一的轴承厂去参观。我还非常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去和他们交流的场景。对方给我们做的轴承直径很大,大概700厘米左右。按照我们的惯性思维,在德国,生产环节一定都是高精密的设备,应该很少有人工参与了。但在参观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轴承的生产有一个很关键环节,主要由人工来负责。
我当时很好奇地问对方,你怎么保证装配的产品(人工环节)可以达到高质量的标准?那位老工人回答:我一步一步做出来就可以达标,没有那么多理由。我又问对方在这个岗位工作了多少年?对方很平淡地回答有20年了。他在这个看似平凡但极其关键的岗位上,也经历了从生疏、到熟练再到精益的一个过程。而且很明显,他对自己的这份工作充满了自豪感。
我们怎么营造这样一个尊重工匠的氛围?我觉得从待遇上、成长通道上、成功的价值判断上,都需要修正和优化。
如今,在金风,不管是企业职能部门、销售部门的员工,还是一线的技术工人,都有清晰的成长通道。不管做管理层,还是技师,只是职责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推崇专业成长一条线,你做工艺,最后如果可以达到工艺师或者高级工艺师,你的收入水平是可以去跟公司副总裁、总裁比较的;你在公司的地位同样也是非常高的。
简单的说,一方面要有物质层面的保障和提升,此外还要有精神层面的尊重。试想,让技师的地位、收入都变得和高级管理者一样,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做呢?(作者:徐淼,华夏能源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