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行业龙头业绩持续超预期, 海上风电或成新增长点。2015年,公司装机容量达到7.8GW,相比14年4.4GW 增长77.27%,市场份额达到27%,超过14年的19.12%,稳居市场龙头地位。根据能源局《风电十二五规划》规划,到2015年国内投运海上风电5GW,目前来看2015年累计实际装机数仅为1GW,建设速度大幅落后于计划,加速追赶动力十足。目前国内仅有少数高端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具备海上风电供货资质和能力。公司作为国内排名第一的风电设备制造商,也是全球最大的永磁直驱机组制造商,在海上风电有充分的技术准备,目前有2.5MW、3.0MW 和6.0MW系列化产品,必将受益于海上风电市场的持续发展。
弃风限电触底回暖,电改政策利好不断。今年6月,发改委、能源局下发通知,提出对存在弃风、弃光问题地区采取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的措施,风电一、二、三、四类地区最低全额保障收购标准为1800~2000小时。若2016年按照2000小时计算,一类资源区年均利润可达到704万元,显着改善风电发电企业的收益。保障性收购政策的出台,为深陷弃电泥潭的新能源发电企业带来了曙光。同时,2014-2015年第一次规划化开工的特高压线路大部分将在2017年建成投运,伴随着电改带来的发电权交易机制,届时将大大缓解“三北”地区弃风严重的问题这将为风电企业带来新一轮的利好。
特高压大发展有望在2017年全面解决弃电瓶颈。2014-2015年第一次规划开工的特高压线路大部分将在2017年建成投运,届时将大大缓解“三北”地区弃风严重的问题。根据国家电网规划,2020年前将继续建设特高压线路约26条,加上已经开工建设的线路,总投资在2020年前将达到7000亿元。随着投资的不断加大,我们预计未来弃风问题将大大缓解。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受益国内风电装机的提升和行业弃风限电的改善,同时海上风电市场有望启动,行业龙头市场占有率有望集中。我们预计公司2016-2018年收入分别为328.59、399.31、460.89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1.94、39.46、46.35亿元,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1.17、1.44、1.69元/股,当前股价对应的PE 分别为14倍、11倍和9倍。采用分部估值法,考虑到风电上网电价将在2018年再次下调,风电行业有望在2017年再次迎来抢装,公司风机销售规模将持续向上,考虑到未来传统主业更多的是保持稳定增长我们给予主营业务16倍估值,对应16年市值422亿。考虑到风电运营业务面临的限电消纳问题逐步缓解,公司业绩低点已过,未来有望迎来业绩和估值的戴维斯双击,因此可以给予高估值,给予30倍估值,对应16年市值166亿,总体目标市值588亿,较当前市值有46%的上涨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