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风速风电是指风速在5.5到6.5米/秒之间,年利用小时数在2000小时以下的风电开发项目。我国低风速风电场的开发正逐步进入发展期。根据近两年风电项目投资造价情况分析,年利用小时数达到2000小时以上的风电项目都有不错的盈利能力,年利用小时数达到1800小时则大多数风电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可以达到8%的要求。
我国低风速资源非常丰富,可利用的低风速资源面积约占全国风能资源区的68%,且接近电网负荷中心,主要集中在安徽、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区。在风能资源较好地区的高速风电开发受限于并网瓶颈而不断“弃风”的背景下,低风速区风场开发逐渐引起各方关注。开发利用此类风能资源成为目前我国风电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并成为我国实现2020年节能减排目标及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的重要补充力量。
与高风速区域相比,低风速区域开发风电存在以下优势:一是可开发面积广,开发潜能巨大;二是接近负荷中心,不存在远距离送出,降低送出成本;三是电网条件好,低风速风电既可并网,也可离网就地使用,运行方式灵活方便;四是低风速风电单位造价会随着推广规模的不断扩大而降低。
2011年,安徽省来安风电场竣工,成为国内首个低风速风电场,具有行业突破意义。从近几年数据来看,低风速地区风电年利用小时数较好,但其开发还存在三个问题:第一,资源分布较分散,不利于大规模开发;第二,地质条件较复杂,增加项目建设不确定性;第三,气象灾害多,主要在我国西南部地区,存在冰冻、覆冰、雷击、地质灾害等。
这类风区主要是局地风,如山谷风、峡谷风、爬坡风等,这几类局地风的共性是变风向。我国低风速地区还存在进场道路、交通运输条件复杂,施工难度较大的缺点。
从国家能源局获悉,在目前大基地风电建设之外,未来国家将支持在资源不太丰富的地区发展低风速风电场,倡导分散式开发,这意味着靠近负荷中心的低风速风电场开发将迎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国家能源局正在会同相关部门加紧风电接入电网和市场消纳研究,着重提出电网受端省区的低风速风电开发和电网消纳问题。这预示未来将加大这些低风速地区的风电装机规模目标,某些省区的发展目标有望从不足10%提高到20%。
低风速风电机组的产生,被认为是用“中国式智慧”解决细分市场需求的最佳体现,低风速风电市场已经大幅推动低风速风电设备的需求。目前金风科技、远景、国电联合动力等领先的国内整机制造企业均已在低风速技术研发和产能布局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已有相应产品研发成功。
随着我国低风速风电技术的发展进步,中东部和南方资源区的风电已经步入规模化发展,预计“十三五”期间,中南部省份大量平均风速处于5.5-6.5米/秒的低风速或超低风速风电场,将成为建设重点。加强低风速风电开发将被纳入“十三五”风电发展规划,其相对应政策的需求也在增加。(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