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部分风电场运行水平确实偏低,机组缺乏低电压穿越能力,增加了电网调度运行的难度。有的地区电网的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和风电场监控系统还不完备,调度运行中会预留较大的安全余量,也是造成弃风限电的因素之一。
?另外,与常规机组相比,现有新能源涉网安全标准偏低,新能源机组频率、电压耐受能力不足,调频、调压性能差,带来的电网安全问题限制了输送通道外送能力,直接制约了新能源消纳。
此外 还有不得不说的
前段时间,《参考消息》发布题为《美媒称中国风电场产能闲置:煤炭行业仍受偏爱》的文章,写道:
在甘肃等地,风电产业的倡导者提出,地方政府官员降低了生产配额,为的是照顾煤炭企业。煤炭产业对很多省份而言都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不得不承认,我国风电消纳受地方保护主义影响。我国电力长期以来按省域平衡,缺乏新能源跨省区消纳政策和电价机制,市场化机制尚未建立。省间壁垒日益凸显,严重制约新能源跨省跨区消纳。也就是说,A省的风电即使能输往B省,B省也不见得会痛快地接受。
这篇文章中还有这样的陈述——
“蛋糕只有这么大,”绿色和平组织在北京的活动人士、从事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研究的严菁说,“但是很多新能源公司都希望从传统能源那边分得一杯羹。”她指出,即便能够架设更多的输电线,政府在说服高度发达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企业从偏远省份购电时也会遇到麻烦。
Q:那如何才能破解风电“过剩”困局?
围观了这么多专家观点,头条君觉得还是得统筹发力呀!
1、优化可再生能源布局
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在2016年12月27日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明确表示,“弃风率超过20%、弃光率超过5%的省份,暂停安排新建风电、光伏发电规模。”同时将坚持集中建设与分散建设并举的原则,以就近消纳为主。2017年2月2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2017年度风电投资监测预警结果的通知》,明确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甘肃、新疆(含兵团)等六省(区)为2017年风电开发建设红色预警区域,不得核准建设新的风电项目,要采取有效措施着力解决弃风问题。电网企业不得受理红色预警省份风电项目的新增并网申请(包括在建、已核准和纳入规划的项目),能源局派出机构不再对红色预警省份新建风电项目发放新的发电业务许可。
相比“十二五”时期23.4%的实际年均增速,有较大降低。在开发方向上,将加快开发中东部和南方地区陆上风能资源。
2、从电网建设上加大对风电接纳和消纳的力度。这被业内人士认为是破解可再生能源当前困境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支撑未来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
加快建设新能源并网工程和跨区跨省输电通道。2017年,国家电网将建成大气污染防治“四交四直”特高压工程,酒泉—湖南、扎鲁特—青州特高压直流工程,川渝第三通道工程;开工建设“西纵”交流、陕北—武汉直流等一批特高压工程,全力服务集中式清洁能源外送。同时,研究特高压直流端电网补强措施,提高特高压直流输送能力。
加大城乡配电网建设投入。加快配电网升级改造,促进分布式新能源灵活接入、高效消纳。
加大调峰电源的建设规模。
强化新能源全网统一调度,提高新能源发电自动控制水平,完善新能源运行控制策略,实现新能源日前、日内调度计划和自动发电控制的闭环管理,实施跟踪发电空间和通道能力,及时调整新能源发电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