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秘书长施新春主持开幕式,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三峡集团原总经理助理柳地和江苏省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处处长唐学文分别致辞。
柳地在致辞中说道,今世界各国愈加意识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改变,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点的风电等新能源,必将成为未来引导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支撑产业。同时她强调,2017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以推动功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供给质量效益为中心,着力推进能源清洁开发利用,着力弥补能源发展短板,更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能源保障。
唐学文则表示,江苏是我国沿海风能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一,也是风电厂建设的试点城市之一,就风电产业发展来说,江苏具有海岸线长、风能资源丰富等特点。同时在江苏可以说风电产业链实现了全覆盖,风电装备制造成为全国的标杆,截止2016年底江苏省风电装备骨干企业已经达到200家,主要集中在南京、常州、无锡、南通、盐城等地区。江苏风电产业链齐全,在全国排名前五位的风电整机制造商都在江苏,江苏打造了具有行业的领军性的企业,这些企业和科研单位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与国外联合设计等方式,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了风电制造关键技术,成为技术进步和社会制造的坚强支撑。
杨校生作了《中国风电全产业链和后市场问题》的主题报告,他表示,风电产业链各环节环环相扣,形成有一定相关产业的宽阔的风电市场。大致构成有四个部分:前期市场、中期市场、后期市场、风电消纳市场。缺一不可,现在遇到的很多困难都跟各个环节有关。风电后市场规模约有120-180亿元,但亟需规范。
赵生校在《江苏海上风电项目最新进展和规划修编情况》的主题报告中分享了江苏八大海上风电项目的特点及建设经验,他认为完成江苏海上风电十三五规划没有问题,2020年海上风电并网突破200万千瓦。
艾琳博士在报告中介绍以后补贴资金缺口肯定会越来越大,根据水电水规总院初步的测算,到2020年资金缺口会达到3000亿左右。她还介绍了绿证在世界各国的实行情况以及在中国将如何实施。
唐广银对中国船级社海上风电设施装备服务能力和规范进行了解析。他表示,中国船级社到2020年要形成以海上风电场开发全生命周期服务为核心的完善的海上风电设施和规范的标准体系。此外,据中国船级社统计,现在在国内正在运营、建造以及将要设计和投入运营的海上风电平台和船型大概30艘左右。
贺小兵在《基于定制化的海上风电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的主题报告中指出,中国海上风电迎来快速开发,但是海上风电不比陆上风电,需要注意风机设计、海域情况、盐雾、抗台风、海上风电运维等方面。讨论海上到底以多大的容量起步为好,这个要根据项目特点和收益来考虑,单一讨论多大容量是没有意义的。
苏洋重点分析了海上风电保险市场现状及趋势。他认为,海上风电50%的损失来自于电缆,陆上风电50%来自于机器设备的损坏。中国未来可能越来越多的海上风电项目因为机器的损坏,导致的损失也非常大。借鉴欧洲海上风电保险经验,推动海上风电保险,可促进我国海上风电更好发展。
除此之外,艾尔姆(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区研发总监赵楠,通用电气(中国)有限公司本特利内华达大中华区总经理刘春涛,国投电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国际业务部高级业务经理潘俐青也分别作了主题报告。
本次大会为期14日-15日两天。在此期间,会议围绕“ 海上风电发展”、“ 风电产业前沿技术”主题专场,安排了与会嘉宾就相关热点话题进行主旨演讲,组织《打造安全可靠、健康发展的中国海上风电产业》、《不同开发条件下的风电新技术发展》两场专题对话,细致深入地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交流。详细内容请关注接下来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