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吉林省风电功率预报业务系统阶段成果汇报暨风电功率预报发布会在长春召开。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张强、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吕学都、吉林省气象局副局长孙力出席会议,来自黑龙江、辽宁、山东、河北、陕西、哈尔滨等省市气象局,吉林省能源局、吉林省电力公司、吉林华能可再生能源公司、吉林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华电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中电投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广核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北京天润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延边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各与会代表听取了吉林省气象局关于风电功率预报业务系统的阶段性成果报告,并就如何加快风能资源预报业务系统的开发利用,进一步提高风电场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展开了讨论。
张强指出,目前国内外都面临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风电作为开发技术成熟的可再生能源,未来几年将得到快速发展。吉林省西部是全国七大千万千瓦风电基地之一,风电事业发展规模很大,风电预报业务系统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希望吉林省气象局继续深入研究,了解地方风电场的需求,与广大能源风电公司紧密合作,发挥气象部门的优势,把新技术开发成熟并推广到其他各省市使用。
吕学都强调,开展风电量预报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如果我们能对风电场的风力输出进行准确预报,就能增加风电入网量,缓解风电接入对电网造成的冲击,并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国家气候中心将把风电量预报作为下一步大规模风电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来抓,提高我国乃至全世界的风电场发电量短期预报技术。
据悉,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中心从2006年开始致力于风电功率预测系统研究,建立了集数值模式和统计模型为一体的风电功率短期预测系统,但是国内一直缺少专门应用于风能资源预报的业务系统。由于吉林省西部地区风能资源丰富,快速发展的风电已经严重超出电网接纳能力,开发一种适用可行的风力短期预报系统迫在眉睫。2008年初,吉林省气象部门基于提高风电场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考虑,开始建立了“吉林省风电量预报业务系统”,该系统利用风电量预报进行电网调节,不但为吉林省风电发展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也提高了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气候资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