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为兑现业主要求的10月15日并网发电承诺已拼尽洪荒之力!

项目是浙江省海上第一个风电项目,施工内容包括30台风机承台基础、升压站及附属工程,工期不到一年,时间紧迫。施工伊始,业主便给小伙伴们下达了首个作战任务:首组风机须于今年10月15日并网发电。
如此,必须赶在9月上旬前完成承台施工,这是一场硬战!为啥?因为施工区距陆域远,为开阔海域,风大、涌繁、流乱、无规律,首战面临三难。话不多说,先通过一组视频,带您去施工现场体验一下“左右摇摆、上下颠簸”的感觉!
接下来“三难”要登场了,稍后会更精彩,不要走开哦!
第一难沉桩正位难
施工位于无掩护外海,风大涌多流急,且变幻莫测,使得承台基础受力点在随时发生改变,沉桩正位率面临考验。而且桩身设有许多与上部结构相关联的附属件,设计富余量小,一旦沉桩正位率和标高达不到设计要求,出现偏差,将影响上部结构整体施工。
面对现场海域施工条件差,工程钢管桩最长达106米,难以控制定位的难题,小伙伴们只用三招便冲破了风、涌、流的包围圈,堪称完美!不信你看:
坚持做到沉桩“四准”,即做到参考站设置准、下桩压桩定位准、开锤前复核准、全程监控准。

选择国内最大的打桩船,更换性能优良的锚机,增设压舱水自动调节装置,增强作业稳定性和抗风浪能力。还更换液压锤,提高沉桩质量与进度。
针对海上无稳定基准点,无法采用原有全站仪校核,项目部在施打第二根桩时,通过升降器在已沉下的桩顶焊接钢管固定测量仪器,待测量仪器的固定信号、测量数据与打桩船测距仪高程对比校核后,使沉桩正位率达100%。
第二难连续施工难
施工海域风力一般有六七级,有效作业天数少,造成承台连续施工难。由于单个承台施工周期长达2个月,工序多,配套工种、材料运送对船机的依赖性大,受风浪条件影响明显。
为保证施工连续性,小伙伴们又出奇招,弹指间化腐朽为神奇。您且看:

搭设辅助平台,在辅助平台上放履带吊由海上转为“陆上”施工,减少对船机的依赖和受风浪影响的程度,提高有效作业时间。共投入8座辅助平台周转使用,经统计,有效作业时间提高了20%左右。

采用模板式钢套箱施工工艺,整体成型整体安装,提高工效,加快进度。在陆上加工制作钢套箱的侧壁模板、底部桁架、上挑梁、下挑梁,整体落驳,经方驳运输至施工现场后,在船上拼装成型,用起重船一次性安装就位,每个钢套箱比在桩顶散装和加固可节省工期约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