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筑梦在西南
11 月初,记者走进这个“ 围墙内的世界”,近距离聆听株洲企业成长的声音。
“飞机翅膀”牵起两地情缘
11 月8 日晚,刚刚抵达,就被羊街镇回族居民马华兴拉去家里吃“宰牛宴”。摆满庭院内外的饭桌上,整整4桌“中车”朋友。
马华兴,是昆明工厂的物业管理负责人,却和工厂里的株洲朋友结下深厚情谊。故事还要从工厂的第一套叶片交付启运说起。
2016 年6 月30 日,第一套叶片即将启程交付,此时,工厂外的213 国道正在重修,沿途严重坑洼,车辆无法正常行驶。昆明工厂方求助于物业管理方。
以前我们都不认识叶片,管这些大家伙叫‘ 飞机翅膀’。”马华兴到了现场一看,挂车加上叶片,整体长度达到60 米,“这怎么办,这个车怕是走不了了。
但他还是连夜找来挖土机开道,自己在前亲自指挥。一路上,遇丘开路,遇沟填壑,挂车缓慢通行。行至某处,2 台停放的轿车挡住了去路。当时已是凌晨3 点,又下着雨,马华兴四处打听找到车主,为挂车腾开空间。
从晚上11 点出发,5 公里的路走了足足7 个小时。从那时起, 直到213 国道修好前,几乎每次启运马华兴都要参加, 次次只能凌晨后才能回家睡觉。
“ 这是我们县里最干净的一个厂。”饭桌上,马华兴满满的自豪感,“ 我们就是一家人嘛。过段时间我还要再买一批树栽到厂区里头,让厂里的环境更好。”
昆明工厂地处偏僻,距离最近的羊街镇中心也有5 公里,全体职工的吃、住、娱乐以及工作,几乎都在厂区四面围墙内,美丽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湖南小伙刘超,在这里找到真爱,与回族姑娘赛普蕊喜结连理;回族小伙马东,在这里成长成材,毕业仅一年就从一线员工提拔为班长……10 多个民族的职工在这里和谐相处,互助互爱,来自株洲的“飞机翅膀”,让大家团结一心、水乳交融。
困不住的株洲企业
从株洲走出去的企业,胆子大、步子急,只争朝夕。
从选址、租用厂房、改造车间,再到进模具、试生产,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风电事业部派出先遣“小分队”,只用了4 个月的时间。
试生产即遭遇立厂后第一大困难——技术问题。寻甸县羊街镇海拔高度1900 多米,属于低气压地区,空气密度比株洲本部小22%,直接导致风电叶片的灌胶工序灌注时间长、容易出现气泡,影响了叶片结构质量。与此同时,昆明工厂在公司内首次批量使用二次合模工艺进行生产。
招工难题接踵而至。在当地,初中教育尚未普及,周边住户大多受教育水平低,且无职业技能。
边招聘、边培训、边生产,从株洲总部来的20 名技能师傅,每个人要带3 至4 名徒弟,超出正常标准2 倍。技能不熟,加上工序衔接问题,生产进度受到影响,为了尽早交货,一线工人工作时间达到20 个小时以上。
员工流失严重。刚培训出来一批,没多久就走了,几乎每周都在招人。
但管理规范的时代新材,从未拖欠过任何一名员工的薪资,每月到手3000 多元的工资按时发放,各项福利待遇也一项不少。这在归属于“ 国家级贫困县”的羊街镇上,实属少有。
留下来的员工,开始介绍更多亲朋好友前来谋职。镇上的居民,也对这家“中车”企业刮目相看。
当年底,这家企业的招工难题,引起了寻甸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当地在县电视台免费帮企业连打了10多天的招工广告。
2017 年3 月,昆明工厂一次性招进131 名新员工。这些高素质员工的入职,迅速改变了工厂人力告急的窘境,成了今年工厂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现在,昆明工厂共有员工280 人,其中80%以上都是当地居民。
寂寥的羊街闹起来了
生产逐步走上正轨,昆明工厂的效益也在提升。2016年,工厂年产值仅700万元,仍处于亏损状态,2017年1至9月,工厂年产值已经达到1.6亿元,实现扭亏为盈,预计年内产值可达到2亿元。
员工工资也在水涨船高。如今,一线员工每月的到手薪资可达到3000至5000元。“仅去年,公司支付的员工薪资就达到2000万元。”昆明工厂综合主管兼EHS主管罗卫武说。
聚集的人流和积累的财富,为羊街镇带来了生气。
“以前镇上街道两边的门面大部分都是关闭的。这两年,至少新增了20家餐馆,KTV也增加了7家,装修档次嘛,在县里那都是排得上名次的,原来仅有的那一家,因为装修过时早被淘汰啦。”羊街镇镇长马余功说。
羊街镇的经济支柱,以农业种养殖及林产品加工等为主,时代新材昆明工厂,是仅有的一家现代化工业企业。
“我们都了解过了,这个企业没污染,经济带动能力强,这才允许他来的。”说起昆明工厂,马余功滔滔不绝,“他们来了以后,解决了不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就业问题,一人就业就可以解决一家人的脱贫问题,现在连镇上的道路,都从原来的2条,增加到3条了。”
“这里就是我们的家”
刚刚调回株洲本部2个月的程怀萱,此次因采访任务重回昆明工厂,兴奋不已。
罗嗲、邹姐姐、可爱、一刀、小黑……行走在厂区内,她大声呼喊着这些熟悉又顺口的外号,和外号的所有者们一一拥抱。
别回去了吧,看看,在这里多好。
我没觉得自己老,一点也没有要退休的迟暮感。
罗卫武今年57岁,总是和厂里的年轻人打成一片。
他是自告奋勇来云南拓荒的。这个决定下得不易。是时,82岁的岳母因中风第二次入院,已完全丧失语言能力和行动能力,连进食都只能靠鼻饲,岳父身体也不好,需要人照顾,而自己的母亲也已87岁高龄。
“我担心年轻人来受不了苦,也怕他们没经验,建新厂困难多,恐怕处理不来,不如自己来。”罗卫武用这个理由说服了爱人。
原本计划工作一年就回去,但来了,就不想回去了,“建厂遇到很多麻烦事,但是大家一起想办法,问题解决以后,那感觉很享受。”
有干劲,日子也过得特别快。更让他感受深刻的是,企业给当地居民带来的改变。一名入职女工,拿到第一个月的2000多元工资后兴奋不已,当即花1000元给父亲买了一套西装,还给了母亲几百元家用。此后无论工作多苦,从未想过离职。
“昆明工厂的本地化,能给他们带来希望。我要在这里干到退休为止,看护着工厂长大、长强,把这最后一份‘作业’完美交差。”罗卫武下定决心。
“他就是我们的‘定海神针’。”昆明分公司总经理熊泽文点评道。
今年3月才加入昆明战队的熊泽文,是团队灵魂人物。
那时候,工厂各项工作都在磨合中,叶片生产进度很慢,每片耗时将近80个小时。持续地疲劳战,让年轻的生产部副经理周苗很受挫:“再坚持3个月,如果还是没有起色,我就回家去罢。”
把办公室搬进工厂车间,守在一线查找问题矛盾点,每天晚上7点半到8点半召开“检讨会”,听取各流程负责人当天的工作总结,讨论解决办法。仅1个月,合模工艺的操作时间就从20个小时降至9个小时。
我不怕他们出问题,怕的是他们不说问题。
熊泽文说
坦诚交流,问题一个个被解决。到今年8月份,叶片生产周期已降至40个小时以内,原本在时代新材风电事业部内部评比中拿不出手的数据,也都噌噌上涨,主要指标甚至连续4个月排名第一。
一度要离开的周苗,也不愿意走了,“出了成绩,感觉自己的价值也能得到体现了。”
不同的声音,在这一方围墙内渐渐同频,气场一致。
离开的时候,程怀萱依依不舍。
围墙内的生活,生产、生活不分家,围墙外,除了马路就是飞扬的黄土,有什么可留恋的?
“我们吃、住、生活在一起,感觉就像家人一样。这种感情是很不一样的。我相信,每一个走出去的人,都会想念这里。”望着窗外渐行渐远的工厂,程怀萱轻轻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