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这个春天,对于三一重能而言可谓捷报频传。
除了与大型央企、地方政府等各方的合作获得顺利进展;4月中旬,三一重能3.XMW陆上最长叶片也成功下线。而来自全国各地的更多好消息是:三一重能多个标杆风场风机发电量屡创新高,受到客户们的高度认可。
在陕西定边油房庄风场,自2017年11月1日并网至2018年4月底,同场竞技中,三一风机的发电量遥遥领先。在湖南宁乡观音阁风场,2月份等效小时数在湖南省40家风电场排名中位居第一。在山东阳信风场,截止4月25日,三一的风机累计发电3505万度,在山东已建成风场排名中拔得头筹。在青岛海西风场,截止今年3月23日12时,三一重能25台风机发电量达31.16万度/日,同比3家厂商的机组等效小时数,三一重能稳居第一。这样的好消息还来自宁夏吴忠太阳山风场,来自新疆达坂城风场,来自湖北钟祥胡家湾风场......
一切皆非“偶然”。对于三一重能而言,好消息频传背后,是其2016年启动战略转型至今,在产品打磨、研发创新、客户服务等多个维度的全力投入与可喜收获。
捷报频传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三一重能研究院院长胡杰,以及来自三一重能欧洲研究院院长拉菲尔,共同向媒体记者讲述了这背后的故事和原因。
围绕“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最低”做研发设计
对于三一重能而言,非常关键的一次变量来自2016年的战略调整。其后,公司的研发、产品策略、市场拓展,乃至国际化发展都与这次调整息息相关。
伴随这次战略调整,三一重能改变了原来的全产业链研发和制造的经营模式,专注于系统集成和控制策略的开发,以及智慧风场的运营管理。通过合作开发、引进全球顶级公司的科研技术,集合全球性价比最优零部件,打造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风机。
众所周知,风电场的经济效益与机组发电量是直接挂钩的,影响发电量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据三一重能研究院院长胡杰分析,影响发电量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
(三一重能研究院院长胡杰)
其一,风能资源的影响。在实际利用中,除去那些不能使机组启动或运行的风速和破坏性风速,其余的有效风能密度和风频分布将对发电量影响很大。
其二,风电场微观选址,这是在宏观选址选定的小区域中确定机组的分布位置,以使整个风电场具有更好经济效益的过程。
其三,机组选型以及风机性能。在单机容量相同的情况下,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机组在同一风能资源风电场的发电量有明显区别。
其四,风场的整体运营管理水平也会影响发电量。最后则要考虑电网因素,比如电网故障以及电网消纳,都会对风场的发电量产生直接的影响。
综上所述,为使风电场建设后能有最高的发电量,达到最好的经济效益,从宏观布局到微观选址,从机组选型到电网消纳都需要统筹考虑。
对于三一重能而言,“首要的任务”,则是紧紧围绕“风机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最低”的目标,全力研发设计并制造出全生命周期内成本更低、发电量更高、可靠性最好的风机产品,最终营造完美交付以及极致的客户体验。
三一重能欧洲研究院院长拉菲尔向记者表示,欧洲研究院的主要定位和职责,就是通过国际性的合作开发、聚合全球顶级公司的科研资源、集合全球性价比最优零部件,打造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风电机组。具体而言,就是不断提升风机的可靠性和发电量,同时持续降低成本。
欧洲研究院成立于2017年5月,这标志着已完成战略转型的三一重能在整合全球研发资源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欧洲在风电市场和风电技术研发上都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拉菲尔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内,欧洲研究院将和国内研发团队一起,把现有的风机持续优化,进一步地提高发电量。
(三一重能欧洲研究院院长拉菲尔)
比如说在选址和风机定机位方面,三一不光向客户提供最优化的机型,而且可以进行优势互补与平衡,由此保证风场的发电量可以达到最大化。三一重能通过智能化的控制系统来监测并由此优化风机的发电量。未来的智能控制系统将具备更卓越的仿真、预测功能,风场的风机可以向客户提供可信的发电量数据报告。
(阳信风场收到的感谢信)
据三一重能研究院院长胡杰介绍,自2016年启动战略转型后,三一重能聚合全球研发资源和顶尖技术,陆续推出了多款适应中东部“低风速”市场的平台产品,这些产品融合了欧洲技术的全新结构、智能控制系统,并装配国际一流品牌的零部件,拥有高塔筒、大功率、长叶片、轻量化、智能化等技术特点,同时还具备优异的抗低温、冰冻、凝露、雷暴等能力。
这些产品大幅提升了“低风速发电效率”和“整机可靠性”。由此在多个示范项目上表现优秀,发电量屡创新高。
从启动战略转型至今,三一重能已拥有905、906、908等3大技术平台,7大系列产品,13个规格型号风力发电机组,完全满足国内外各类风场应用。“特别是从去年至今,我们的产品型谱,选择性更加丰富,同一风场可以选择不同塔筒高度、叶片长度、额定功率,来适合不同机位需求。由此可以最大限度提升发电量,提升整个风场的经济效益。”拉菲尔向媒体记者表示。
一切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
对于制造商而言,到底要打造什么样的产品?在三一重能研究院院长胡杰看来,回归到问题的本源,就是要充分满足客户的需求。
具体而言,客户的需求,聚焦在风机20年生命周期内的贡献成本,这首先要有较高的收益,其次则是环境适应性,产品的可靠性、安装、运输和运维成本等,以及未来的控制管理。
“一切为了客户,为客户创造最大的价值。”胡杰表示,客户的需求,充分传导到三一重能的研发体系和研发工作,紧紧围绕发电量、载荷、成本和可靠性等,通过研发找到一个最优的解决方案,提供最好的产品”。
“一切为了客户,为客户创造最大的价值。”这对三一重能而言,包含了多方面的优化与提升:
第一,为了充分识别不同客户的需求,三一重能牵手IBM做了咨询项目,充分调研客户需求。
第二,从工程层面,三一重能与大型央企中航工业合作,引进实施了航空系统的需求工程。“我们在充分调研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将其转化成设计的每一个指标,然后在每个设计环节中得到验证和确认,以保证我们的产品出来后能充分满足客户的需求”。
第三,切实做到了战略上的转型,包括国际化方面,三一重能的研发和产品设计,都强调“开放、合作、共赢”,由此聚合了全球最顶尖的研发队伍、顶尖的技术,以及国内外卓越的供应商。
第四,工作做得更加精细入微,比如在微观选址方面,可以通过超算中心来优化微观选址;同时,通过控制策略的调整,实现不同风资源情况下提高发电量,这都体现了三一重能产品设计方面更加精细化。此外,实现系列产品的平台化,这有利于系列产品的不断优化与升级。“精细化、平台化是我们的团队一直努力在做的,取得的成果非常明显”。
第五,在质量控制与可靠性方面,三一重能生产过程的质量体系,除了原有的ISO9001质量体系基础,如今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还包括航空业标准AS9100/EN9100。这包括供应商的管理、装备上实现的智能制造,都保证了三一重能风机产品质量的一致性与可靠性。
第六,为了验证产品的可靠性,三一重能非常重视试验。比如部件试验、整机试验。三一重能在张北电科院试验基地租了五个机位,目前有4台风机在那里常年实验。
“这些工作都说明我们在战略转型后,在产品的研发设计上,从有到优,从优秀到卓越的不断努力与成果”。胡杰表示。
对于高性能产品的设计和研发,三一重能欧洲研究院院长拉菲尔则特别强调了“降成本”的重要性:“想要在市场上有一个非常好的竞争力,一定要有非常有竞争力的成本”。拉菲尔表示,未来,欧洲研究院会把欧洲在风电领域的丰富经验进一步优化应用到三一的产品上。
目前,在产品研发和设计方面,智能控制系统的升级是欧洲研究院正在努力的一项工作。拉菲尔表示,正在研发的控制系统,将具备更强大的自我优化、自我学习、自我诊断等功能,这一系统将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帮助客户进一步保证和提升风场的发电量和整体收益。
拉菲尔透露:“我们的第一台样机今年就会出来。”
从2016年战略调后,三一重能的研发策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体到客户层面,这种策略得到了普遍认同,看到了三一重能的专业。另一方面,三一产品的运行情况很好,故障率也大幅下降,利用小时数和发电量相应提高了很多。”
胡杰和拉菲尔都表示,十三五期间,三一重能会继续加大高性能风机产品的研发力度,始终坚持以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为设计工作的衡量标尺,聚合全球研发和技术资源,加强整机系统集成的过程管控力度,不断提高测试验证能力,确保机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并持续优化,不断满足市场和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严格要求,不断为全球客户提供高质、高效、高可靠、高发电量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