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看资讯 >其他消息 > 【人物访谈】杨校生:早期风电开发的那些日子

【人物访谈】杨校生:早期风电开发的那些日子

2018-10-13 来源:风能产业作者:王润茁 浏览数:9694

从1988年与风电结缘,转瞬间30年过去了。杨校生的工作岗位和“头衔”几经变化,却始终没有离开风电,完整的见证和亲历了我国风电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全过程。

 


杨校生

早期风电开发的那些日子
 
  从1988年与风电结缘,转瞬间30年过去了。杨校生的工作岗位和“头衔”几经变化,却始终没有离开风电,完整的见证和亲历了我国风电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全过程。
 
  在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力机械分会即将迎来成立30周年之际,本刊记者采访了现任分会理事长杨校生,请他讲述了现在已经鲜为人知的中国风电发展早期的那些事。
 
结缘风电,丹麦始启蒙
 
  “30年前,风力发电在国内主要是解决地处偏远、无动力、无电贫困地区农牧民的用电和提水问题,所以1988年国家能源部成立后,在农电司设立了农村能源处,负责新能源发电工作,我担任了副处长一职,从此开始了与风电30年的不解之缘。”杨校生回忆说,“到任后我发现,当时的风电行业现状是没钱、没人、没技术、没设备、没相关知识和经验,还很少有人理解和支持,真可谓是一穷二白,举步维艰。”
 
  想要系统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风电产业发展实际,坐在部机关大院里是不行的。于是杨校生走出办公室,到全国各地实地考察,走遍了当时国内所有的试验科研和示范性的风力发电点,写下了万余字的笔记,并将部分内容整理成报告提交给上级部门,得到了能源部领导的重视。
 
  国内的情况大致摸清了,还需要了解国际风电发展状况,但当时国内少有相关资料,杨校生就想方设法去搜集国外风电技术论文和资料,先后编译发表了数十篇技术文章,有些观点在当时很具启迪意义,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1989年8月,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在丹麦召开 “国际风能研讨会”,这让前去参会的杨校生有机会亲身体验到丹麦风电的发展情况和先进的技术,他抓住一切机会与丹麦风电同行学习交流,并深受启发。回国后,结合世界风电的技术趋势和中国实际,杨校生对中国风电发展提出了建议:“中国微型风电机(百瓦级)技术比较成熟,而大型风机(百千瓦级)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差甚远。大型风电机的设计和制造规律我国掌握不多,靠仿制和有限的科研很难在短时间赶上世界水平,建议引进大型风电技术,组织国产化生产以改变这种局面,否则会极大影响中国风电事业。”事实上,后来中国风电产业的发展历程也完全印证了杨校生这一建议的前瞻性。

义无反顾,“下海”干风电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经济开始腾飞,电力需求快速增长。国家能源部在推动煤电发展的同时,已经意识到我国能源结构不尽合理,下决心要发展风电。在时任能源部部长黄毅诚的指示下,杨校生根据我国风能资源、风电发展的趋势和技术发展情况,起草了《关于大力发展风电的请示》报请国家计委,得到高度关注和认可。
 
  1991年,国家能源部决定成立专业的风能开发公司,并要求公司要按照市场规律发展风电,自主经营,自负盈亏。1992年,能源部注资,组织安排部分干部“下海”,组建了中国福霖风能开发公司。
 
  这时的杨校生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继续留在机关享受熟悉安逸的工作环境和优厚的待遇,一个是“下海”进入福霖公司开始条件艰苦且前景不明的风电开发事业。杨校生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一个,出任中国福霖风能开发公司副总经理和总工程师。“当时比较熟悉了解风电行业的人还不多,为了国家的需要,我责无旁贷。” 由此,杨校生走上了风电开发第一线,投身到中国风电场商业化、规模化开发的早期实践中。
 
  由于当时国内完全没有商业化风电场项目的开发经验,杨校生和他的团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技术和操作难题:风资源分析、风电场可行性研究、风电场选址、风电场设计、项目审批手续……所有这一切难题都只能靠自己去解决。杨校生告诉本刊记者,他们为此做了大量工作,组织了行业内的技术人员合作攻关,编制完成国内最早的风电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广东南澳风电场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几个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后,接下来我们又遇到了审批问题。国家计划部门过去从没批过风电项目,如何审?怎么批?没人知道。我们经过多方奔走,终于得到了国家计委电力司水电处的支持,国家计委以计能源[1993]1859号文正式批准,这才启动了国内第一批商业化、规模化的风电项目建设。”回忆起当年遇到的种种困难,杨校生感慨不已。


 
国家计委批复文件
 
披荆斩棘,创开山之作
 
  中国福霖风能开发公司竹笠山风电项目装机3000KW,是当时国内最大的风电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并获批准后,杨校生带队来到广东南澳这个地处偏远的蛮荒岛县。
 
  “那个时候的南澳贫穷落后,尽管之前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生活条件的艰苦还是出乎我的意料。我们当时住的县政府招待所大院里遍布青苔,房间里仅有的设施就是一张床,一个脸盆,门后盛水大缸和一个水瓢。岛上淡水奇缺,回到驻地想洗个澡都是件比较奢侈的事。”回忆当时的艰苦生活杨校生说,“不过,那时候一门心思都在竹笠山开发风电上,再苦再累也算不得什么了。”
 
  除了要克服生活上的困难,杨校生和同事们还要面对岛上交通极其不便、地形复杂的考验。山上乱枝丛生,藤条蔽道,杨校生就从当地请来老乡作向导,老乡在前面带着刀具斩藤开路,他和中国水利水电工程顾问公司的十几名技术人员跟在后面,用手持测风仪观测风的分布情况,作为后来风电场机组列阵布局的依据,进行风电场微观选址的勘测。
 
  考虑到竹笠山地形复杂,海岛的运输难度和山坡陡峭给安装带来的难度,几经比较机组的性能和价格,反复筛选机型,该项目最终引进了15台丹麦Nordtank-200KW机组,这也是当时国际上最先进、性价比最高的机型。
 
  “为了开展设备国产化试验,我们当时是冒着极大的风险在福霖鞍山风神公司完成了风电机组塔筒国产化的首次尝试,最终制造出了合格的风电机组塔架。这是国内首次自行制造塔筒,从此结束了我国塔筒一直依赖进口的历史,也是风电机组国产化的开端。”说起这些,杨校生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1994年年底,中国第一个商业化风电场——广东省南澳竹笠山风电场建成投入发电运行。在各方的关注支持和项目公司全体职工的不懈努力下,该项目在开发、建设、运行管理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实现了自负盈亏、按时还贷,为职工发出工资和奖金,还为各方股东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特别是该项目的成功,为后续的中国风电商业化、规模化开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培养出了一批骨干人才。
 
  1996年,国家电力部在南澳竹笠山风电项目所在地广东汕头召开了全国风电大会,明确了国家大力发展风力发电的方向,号召全国电力系统大力发展风电。风电商业化、规模化发展的星星之火,开始呈现出燎原之势。
 
  “1997年,在国内资金极为困难的情况下,福霖公司再接再厉,参股汕头南方风能开发公司与荷兰Nuon公司合作,在南澳果老山建成了国内最大的中外合资风电场项目,开创了中外合作建设风电场的先河。这个项目安装了40台丹麦NEG Micon-600KW机组,在1998年7月并网发电。”杨校生介绍说。
 
  2000年前后,中国福霖风能开发公司并入龙源电力集团,龙源集团的主营业务开始转向风力发电。由于抢占了风电开发先机,也成就了日后龙源集团作为开发商和运营商在风电领域的霸主地位。


 
1995年能源部黄毅诚部长视察南澳竹笠山风电场


 
1996合资风电场项目签字

回首往事,不枉此生
 
  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如今中国风电装机已达1.8亿千瓦,多年来占据世界首位。风电发电量占比逐步提高,已稳居我国第三大电源。中国风电设备的制造能力已经可以完全满足国内外开发需要,自主研发制造的6000千瓦及以下的、适应各种风况、各种用途的风电机组型号已有数百种之多。同时,我国还建立起具备很强研发能力和全产业链的研发体系,自主风电技术特别是在低风速风机技术和智能风机技术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中国的风电技术、装备和项目开发已开始稳步走向海外。
 
  就如同亲眼目睹了一个蹒跚学步的幼小孩童,在自己的精心抚育下,如今已长成高大帅气的栋梁之材,每每说起中国风电行业这些年来的成长历程,杨校生都如数家珍,满怀欣慰与自豪。如今作为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力机械分会的理事长,杨校生仍然在为中国风电事业发展操劳。当年和他一道参与项目建设的前辈们都年事已高,大多已退休,有些已故去。
 
  回首往事,早期开发建设的几个风电项目犹如大海中的一朵浪花,已完全隐身于波澜壮阔的风电发展大潮中了。然而,正是由于前辈们的艰苦努力和辛勤付出,才让中国风电发展冲出了起跑线,从最初的默默无闻到进军世界级赛场。今天的一切是前辈们以往成就的延续,他们的贡献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阅读上文 >> 【协会动态】风力机械分会2018欧洲风电考察团行程圆满完成
阅读下文 >> 明阳智能邀您共享“风电4.0”时代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news/show.php?itemid=52294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