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4日上午,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风力发电电器设备分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风力发电技术专业委员会、东方风力发电网主办,江苏中车电机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三届中国海上风电大会暨风电电气装备高峰论坛在北京四川五粮液龙爪树宾馆隆重开幕。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吴凯在嘉宾演讲环节发表了题为《精益创新》的演讲:
为什么讲精益创新,其实大家可以发现我们在工作中很多技术创新走到这种程度,如果再次飞跃可能需要很多细微的东西,我当时上大学的时候读一本书《探优入微之境》就是讲这个道理。
从金风的角度来说,金风在思考什么?从技术来说如果我们在大块来看可能很多东西如果把它搞成方的,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它是一个体系的,它是个圆润的,这个圆润的东西在这里面有很多细节的东西是需要我们结合整个去分析。如果作为风机制造厂来说有两个视角,我们就像看一个茶杯,如果从一个视角来看是看不到把的,从另外一个角度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情况,很好的一个图像上有一个怪怪的东西,如果我们在脑海中把它进行360度扫描之后是一个立体的东西。
到底看设备视角还是跟谈资产视角是很不一样的,像刚才张老师提到的比如我们只是会狭义的做一体化的设计,但是并不会关注比如海浪、水文等等这些信息,如果我们仅仅看到一个设备的视角,又不去看到资产的视角,可能就会弱化我们对25年寿命周期里面刚才像揭主任提到的比如说微环境下导致的微腐蚀,其实这是一个问题。
坦率来说今年参加会议一无心二无力,过去叫有心无力,就是很累,今年因为市场环境也很乱,也很不好。为什么乱?其实乱中还是有很好的方向,毕竟我们跟火电行业来说我们是有非常光明的前景,方向也非常聚焦。如果从收益率到很好的度电成本,到这里面有加号也有减号,当然如果做除法,如何做乘数,发电量的提升,建设成本的降低,运维成本的降低。比如金风科技现在在阿根廷施工的项目,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个施工的窗口进一步扩大,提高到比如说十六七米,十二米这样一个吊装窗口的话,整个工程的速度就会进一步提升。工程速度的提升,其实我的设备、单位有效时间的利用率就会进一步上升,从财务上来说摊销的模型就会发生了变化。
这些都是精益,风机场网环,对于做风电来说是一个特别的行业。我在思考可能除了军工领域之外,大多数的工业行业很难找到像风电这样一个行业我们受到的环境因素那么多。我们放在一起似乎是一个专有名词叫风电,其实我们把这个词义拉开就会变成风、电,风谈的是风能气象地理信息,电谈的是发电电网负荷侧,中间其实风机,以至于风机构成的风电场其实是能量转换的一个装置而已。当然我们也可以把它作为一个传感器去看待,有幸得到比如说智能技术的一些支撑,所以在这里如何精准挖掘资源优化潜能。历史上谁定的风机设计要20年,他给我一个回答说这是一个好问题。如果抛开其它边界问题不考虑,仅仅从寿命来说减寿命是最好的,如果从财物来说把风机寿命减到14年是最好。当然我们再还原把技术的逻辑,一些东西放进去,看到的完全是不同的情况。
并网友好型,品质优化,某种角度来说光伏有它的优势,它其中有一个优势就是如果光伏板运维还是相对比较容易的,我曾经跟光伏行业的人开个玩笑,我说你们旁边找一个闲置的老太太拿个麻布就可以擦光伏板,风机干布勒这事,这就需要我们如何更好的接近社区。
定制的设计,工程的优化,因为我们做产品还是做工程这是两个概念,如果从设备角度来说其实我们是做一个产品,但是如果从资产角度来说至少我们做得是一个工程。可靠性智能化、柔性设计、满足多场景。比如看国内的标准,基础设计是50年,曾经跟一些设计院的朋友开玩笑,还是那个问题,谁定的这个东西,国家能源局、发改委给的现在机位的许可应该也就是20多年,晃晃优优多几年,20多年以后这个机组已经没了,这个基础还在那儿,它有什么意思?所以在这里其实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系统思考。
系统思考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我个人不是一个技术专家,至少很多年之前就已经绝对告别了哪怕作为一个工程师的资格,但是好歹在非技术行业里面各个领域混了很多年,按华为的说法就是好在叫知字型发展的干部。
我想提到这样一个东西,系统性思考其实源于系统工程,在这里我们要把整个我们所工作的场景进行一个很好的细分,当然在这里面比如说从需求角度来说,这不是说营销一般意义上说这客户需求,这里面谈到比如说不同的风场、风机,不同的系统、子系统、部件、材料,客户用例模型等等,回到现实场景,大家都在谈很多,但是把这些扔到桌子上大家也不敢承诺。
在这里要系统思考,系统思考首先要面向需求,从设备来讲就是面向自己,从资产来讲是面向需求。产品包如何技术实现?这个产品包不是狭义性的产品包,这个产品包从资产角度来说包括投资,包括利益相关者,包括整个社区,结合系统工程的角度来说进行概念性的一些设计和计划的组织和实施。
基于这样的话比如说在金风它的主控系统就有一些实践,比如基于模型构建控制软件,实现高效和可靠。单元测试、模型在环、硬件在环绕四、组合的综合仿真环境。大家经常说双胞胎,我们可能未来还不是双胞胎,可能是多胞胎。在这里面实际上应该从系统来说我们去构建什么样的一个逻辑,这是希望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很多人都说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其实云早已产能过剩,咱们中国最不缺的就是单硬件云,我估计至少在2017年就产能过剩了。但实际上云如何调度,如何分配,不同区域如何进行管理,我们所有的设计模型,所有的设计工具如何云化,其实这是一个根本的技术问题。如果我们做大数据,但是如果数据是非常乱的,换句话说我们想结婚搞一个婚房,结果发现屋子里的东西全是乱七八糟的,就根本不要谈这事,能干顶多就是消费互联网干的那些事情,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所以这里面数据结构的处理,数据的基础非常重要。原来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包括鲁主任推进CM2数据的底层架构,进而在这个架构上,行业未来一定会用到RDS(音),其实在几年前华能的李总他们一直在推进这个,把这些做好之后,其实我们至少具备了一个可能性。当然在这里如何搭建一个可靠性的技术,这么一个体系,然后才能够跟我们所谓现在的比如说数据,不同的算法进行有机的结合,才是一个双胞胎或者多胞胎,否则一定是一个单体,在这种场景下的单体一定是脑残的。
在这里面的认证与确认这种体系其实这不是说我们简单的一个设计认证和型式认证,当然我比如在这里面有建行的包括质量认证委员会的专家,在这里面其实认证如何更好的为未来的一个业务服务,资产服务,其实客观上现在的设计认证,型式认证都是静态的,从资产角度来说需要动态的,如何拿静态的东西满足动态的东西,这从逻辑上就已经是不可能的。但是在这里面如何搭建一个完全重构的IEC或者一个认证的体系,或者说我们干脆以后未来说的不是认证,其实是一个第三方评估。
着眼系统才能有一个有效的创新,才能体现价值,从机到场,从面到网,到云端的数据管理、分析与控制优化,风电场发电量、环境友好性、电网适应性这是非常重要的。回到上午任主任的报告,最后一页是非常重要的,未来我个人觉得可能三年之后整个电网应该是整个调度模型,所以如果我们说的是电网的五箱测试的话,我个人认为那是静态的,未来电网应该强调优电优调,和电网可调度性。
基于这个东西包括咱们这个领域是否我们关注一下自动化,智能化驱动一些智能制造,当然在这里面比如现在在咱们这个行业里面比较盛行的现在的智能制造我个人的观点认为如果跨行业去看其实只能说咱们还很初级,的的确确不是什么智能制造,至少这些制造在很多行业,很多年之前就早已普遍了,所以在这里客观上来说任重道远,但是如何结合我们行业的一些特点,比如我们行业的叶片,运维服务,如何实现前缘腐蚀的全寿命周期的半自动和自动修复,如何对我们现在应用的场景,因为头顶着天,脚踩着点,结合不同环境的腐蚀和侵蚀进行定制化的工程再造,是我们这个行业的一个独特的智能制造。
在这里如何把全生命周期进行数字化,应该是一个非常有价值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持续创新、数字化转型、拥抱风电新时代、建设行业生态,可能在这里应该说数字化转型在这里我个人不太愿意说转型这事,因为我觉得转型这个事不太在思维上有逻辑,因为真正的咱们中国企业大多数都在谈转型,但是我个人认为几乎没有什么意义上的转型,如果说诺基亚是转型的,从做橡胶变成做手机的这叫转型,我个人认为应该借助新技术,更好的新技术,然后提升我们这个行业的竞争力,或者用新技术跃升更为合适。当然比如说如果哪天金风不做风电了,改去做电动汽车了,我觉得这可以叫转型。
(发言整理自现场速记,未经本人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