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1600亿元打造华能江苏海上风电基地。”在近日召开的第二届江苏发展大会上,国企华能集团与江苏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拥有全省70%风电、50%光伏资源的盐城,也将成为华能在江苏建设研发、制造、施工、运维一体化海上风电产业基地的主战场。
好生态,是盐城的气质担当。近年来,我市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把绿色发展作为产业选择、路径抉择的根本遵循,探索绿色发展、跨越发展的盐城路径,通过发展风电、光伏等绿色清洁能源,悉心守护“盐城气质”。
相继出台《盐城市“十三五”清洁能源发展规划》《新能源产业发展路线图》《新能源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盐城市新能源产业发展体系规划》等多项政策,我市为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做好顶层设计。发布新能源重点企业滚动培育名录、成立智慧能源示范区专家指导委员会、长三角新能源专委会、召开2018盐城绿色智慧能源会议等,我市积极扩大智慧能源产业的“盐城品牌”影响力。
“风速达到11.5米/秒,我们的风机就能满负荷发电。”国家电投集团江苏海上风电公司生产运维部副主任朱天华介绍,国家电投在盐城已投产滨海北H1、H2项目,安装125台4MW风电机组,装机容量500MW,其中,滨海北H2#400MW项目是亚洲单体最大的海上风电场。“1台4MW风机1个小时能发电4000度,今年前五个月,国家电投滨海风场已累计发电5亿度。”朱天华说。
在滨海港南面的大丰区海域的毛竹沙,国内离岸最远的近海风电场——华能大丰海上风电场首批机组开始迎风发电。华能大丰海上风电场项目总投资约74亿元,规划建设面积约127平方公里,离岸距离约55公里,建设100台4MW风机,总装机容量为400MW。
闻风而动的不止国家电投、华能等“国家队”,还有法国等“外援”。法国电力集团日前宣布入股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将在东台开发建设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项目总投资79.4亿元,风电场选址在东台市弶港镇沿海滩涂区域,离岸直线距离约42公里。
“我市海岸线面积占全省的61%,是中国东部沿海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城市之一,沿海及近海70米高度风速超过7米/秒,是国家重点规划的7个千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之一,这些是吸引众多电力企业的魅力所在。”市发改委负责同志说,我市坚持“两海两绿”发展路径,积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绿色能源体系,目前建成陆上风电场38个、海上风场7个,风电装机容量527.82万千瓦,占全省风电装机的57.97%,其中,海上风电规模达194.5万千瓦。今年前五个月全市风电发电企业发电55.63亿度。
追风而行。预计到2020年,全市风电装机容量将突破750万千瓦,其中海上风电装机300万千瓦,“海上三峡”的壮丽画卷正在盐城徐徐展开。
同风能一样,光能也是大自然“馈赠”的绿色能源。“光伏装机容量189.15万千瓦,占全省光伏装机的13.28%;光伏发电企业发电8.57亿度,同比增长12.67%。”这是今年1至5月份,我市光伏产业交出的成绩单。
行走在夏日的东台沿海滩涂,上有风车在碧蓝的天空下转动,中有一片片晶硅太阳能光伏组件排队向着太阳,下有鱼儿在鱼塘里嬉游,这样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这是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滩涂风光电产业基地,装机规模为78.8兆瓦,利用滩涂2800亩,渔业养殖1200亩。”中节能太阳能公司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平均每年上网电量约为1.2亿度,可满足8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每年可为国家节约标准煤约4万吨,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12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为600吨,减少可吸入颗粒物排放量约为300吨。
在建湖县建阳镇荡中村,大片的鱼塘水面上方安装了太阳能板,成为蓝色的海洋,渔民乘船为“海洋”下面的鱼苗喂食,这是国家电投江苏新能源公司投资建设的“风光渔互补”光伏电站。“正是当地土地稀缺、湖网密布的地理特点,倒逼出‘鱼塘+光伏’的发展思路,形成了水上发电、水下养殖资源综合利用模式。”该项目负责人说。
而在东台市弶港镇新镇居委会,随处可见的家庭屋顶光伏已成为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有阳光就能发电,不仅用电自给自足,而且余电还能上网,每月有1300元入账。”当地农民高兴地说。居委会30多户居民装上屋顶光伏,总装机容量300多千瓦,年增收近50万元。
向光而生,迎风而上。一个个光伏发电站、一座座风电场如雨后春笋般在盐城“生长”。风能光能资源引来的不仅是风电场光伏发电站,还有风电、光伏装备企业,让我市风力和光伏发电市场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不断发展壮大。
投资20亿元的远景智能风电项目的风机已经下线,中材风电叶片项目新增6套叶片生产模具,建成国内一流的无尘叶片处理车间,美国TPI叶片、德国SGB变压器、丹麦JSB叶片芯材、双一模具、双瑞风电叶片、双菱定转子支架、宝诚重工风机附件等项目也相继落地。天合、阿特斯、协鑫等光伏领军企业及关键零部件企业纷纷落户,并且依托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阜宁、亭湖等重点园区为载体,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光伏产业集群。
“产品上线到下线,仅仅48秒就完成组装程序。”走进盐城天合国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流水线上,传送带将准备安装挂钩的12BB组件依次向机械手准确传递,在感应到位后,机械手迅速成功安装挂钩。“我们研发的双玻组件多次刷新世界纪录,智能化、信息化发展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天合国能负责人自豪地说。
“我们全部采用国际先进的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单件产品最高功率比业内主流产品高出7%,机器人使用率高出同行业75%以上。”阿特斯大丰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产品主要出口到南美及东南亚等国家,年销售额超过60亿元,实现利税3至5亿元。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绿色能源产业“世界看中国,中国看盐城”渐行渐近,“盐城气质”越发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