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底,海上风电并网装机容量将达到500万千瓦以上,如火如荼开展的海上风电发展事业却仍然面临电价下行、建设基础设施差、成本矛盾等问题,海上风电如何解决问题、突破瓶颈?未来海上风电发展前景如何?日前刚刚落下帷幕的“2019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中,诸位行业大咖们的发言或许给我们带来答案。
关于平价、补贴及抢装潮——
1、三峡新能源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敬凯:补贴逐步退坡实现平价是海上风电发展的必然趋势
发展海上风电是饯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供给侧革命的重要抓手。当前我国海上风电开发正成为全球海上风电发展的新引擎,海上风电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建设难度大、成本高、经验不足和抢电价等风险与挑战,补贴逐步退坡实现平价上网是海上风电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机遇与挑战我们必须加快推动海上风电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建议风电进一步加大与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强协同创新,开展重大科研项目合作,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努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以产业需求牵引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发展。
2、南方电网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毕亚雄:打造海上风电价值链 预计两个五年计划内补贴退坡速率大于陆上风电
海上风电对风电产业链和海洋经济发展贡献巨大。要坚持协同创新,打造海上风电价值链。当前各路主力都在抢抓2021,为的是0.85元上网电价。我们必须提前关注的是2021以后的开发规模和节奏,要同步于海上风电技术进步的提升。在能源生态结构中绿色成分和电力系统中替代比重的影响地位谁高谁低,我们共同在关心研究这个事情。电能的品质和上网价格问题一直就是能源的结构之争、电力品种之争,可想而知靠补贴大规模开发利用海上风电难以为继,也可以大胆的预计在今后的两个五年计划内补贴退坡的速率大于陆上风电,这是我们今天在座做海上风电人应该给国家能源局的承诺。
3、金风科技总工程师翟恩地:4300万核准0.85元上网电价 2500万需要抢装
政策的平稳过渡对海上风电影响很大。目前各个开发商手上的资源,2018年底核准量达到4300万千瓦,总共有30家开发商。今天来到会议的开发商、设计院、整机商都面临着同样的挑战。0.85元的上网电价总共有4300万核准的,真正到2019年能装上的也就是700万,我们还有2500万搞不起来。这就是现在从买方市场变成了卖方市场。所以开发商总是埋怨这两天整机厂家怎么涨价了,整机厂家涨价是因为上游供应链也涨价了。即使涨价还不一定能买得着,这个需求也可以看到,2500万大家都要抢。这也就是为什么说政策一定要平稳,对我们行业影响很大。这2500万就是抢装,估计这2500万干不起来,没有交付能力。
4、国家电投集团广东电力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翼:降低海上风电的造价迫在眉睫
2019年5月21日,国家能源局出台新的海上风电电价政策,标志着海上风电竞价时代的来临。因此降低海上风电的造价迫在眉睫。为此,应认识到:第一,一流设计是降低海上风电造价基础;第二,采用大兆瓦的风机,减少风机基础数量和施工安装工作量;第三,完善成熟产业链,建造海上风电专业码头,引进主机、叶片、海缆、钢结构加工、施工等企业,完善海上风电产业链,打造海上风电产业园,优化施工方案,为设备运输、施工、运维提供便捷,大大降低海上风电物流成本;第四,规模化开发是降低海上风电造价的有效途径,在政府支持下企业规模化获取资源、规模化开发项目可大规模降低前期建设运维成本;第五,多样化融资是降低海上风电造价的手段;第六,开放的市场竞争是降低海上风电造价的土壤;第七,不断创新是降低海上风电造价的引擎。
5、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贺小兵:平价时代追求的不是大容量而是性价比
风机大容量只是容量大不代表经济性,我们今后选择风机不是一定大就好,而是要选择最好的性价比,即单位千瓦扫风面积,这才是平价时代我们的追求。
未来海上风机研发趋势
1、招商局海洋装备研究院总经理徐立新:浮式风机未来有望增长
针对海上风电安装平台以及浮式基础,从成本上看,浮式风电目前要比固定式成本仍有所增加。但未来几年,浮式风机在亚太地区有望出现增长,这是重要的趋势。浮式风机的建设中,尺度效应的克服与风机/浮式基础的全尺度一体化设计是两项亟需突破的技术挑战,此外也要从安装运输角度进行多项考虑。
2、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河北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练继建:基建结构及安装方式仍需探索更多可能
海上风电基础结构跟建造技术占了海上风电的成本接近50%。国内基础结构有很多,包括筒型基础、单桩、重力式基础、导管架基础、多脚架基础,每种基础施工的效率不同,固定技术筒型基础最高,可实现整体式安装,单桩基础结构施工效率比较高,浮式的目前较少,我们也在探索全潜式一步式安装方式。
3、东方电气风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世洪:漂浮式将成为下一步深海风电必然之选
海上风电机组发展呈现几个趋势:功能直径由短变远、功能率由小变大、离岸距离由近到远。随着近海风电逐渐开发,深远海的风电是下一步开发趋势,漂浮式是下一步深远海风电必然的选择。
4、远景能源海上产品线总经理谢德奎:碳纤维叶片与海上风机轴承需要更多关注
随着叶片长度增加,未来海上风电发展势必将探索碳纤维叶片这个“无人区”,才能使叶片在风机容量不断变大的过程中,把重量控制住,进而控制住整个设备的成本。另外,海上风机的轴承未来也将影响风机的运行,这也是整机商需要关注的。
5、中国海装副总经理黄卫民:未来需要探索更大的叶轮直径以及漂浮式风机的可能
我们觉得5MW、6MW已经不是当前市场需求的主流机型,更大的叶轮直径,包括前浮式风电,都是海上风电未来的发展趋势。未来也要积极探索浮漂式风机。
海上风电发展如何突破“困境”
1、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会长周茂平:完善海上风电产业体系建设,推动海上风电健康发展
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空间广阔、潜力巨大,但起步较晚,与国际上先进的海上风电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如海上风电建设风险高、难度大、建设经验不足,海上风电核心技术有待进一步创新,需要各方面积极配合、共同合作,以务实态度推进海上风电产业的进步。海上风电建设发展要完善海上风电产业体系建设,着重打造高精度、高可靠性技术产业链,真正推动海上风电健康发展。
2、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处长王大鹏:推动海上风电发展,三管齐下
海上风电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领域,是近年来全球风电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未来要推动海上风电发展,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准确把握海上风电的政策导向,积极稳妥有序推动发展。第二,正确认识当前海上风电的主要任务,即通过合理稳定的项目规模推动产业技术进步,构建完备的产业体系,促进成本下降,提高海上风电核心竞争力,力证2025年左右海上风电平价上网。第三,坚决落实配置要求,通过竞争促进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提升核心竞争力。
3、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综合考虑、立足高远、系统分析
我国海上风电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生态、民生、战略各方面因素,立足高远,系统分析研究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研究方向,战略布局、步骤、外部条件、基础支撑一系列重大问题,从战略高度明确我国海上风电的发展,从实践层面谋划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的路径,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转型提供坚强、绿色、持续的支撑。
4、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党委副书记谢雪琼:质量与发展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海上风电又好又快发展,“好”字当先,没有“好”支撑“快”,会给行业会带来很大隐患。相对陆上风电,海上风电更复杂、作业难度更大,如何保障海上风电持续、健康、安全发展是全行业共同面对的挑战,也是共同努力的方向,建立起海上风电的良好生态,推动行业高度协同才能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质量与发展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5、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部风能处处长胡小峰:降低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开展深海区域探索
未来几年,中国海上风电投资总体会下降趋势越来越明显,2019年——2021年建设成本仍将上涨,2022年、2023年将开始下降。降低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除了建设成本还有运营成本、发电量限值。可以优化运维策略,同时提升发电量和设备可靠性,解决部分机组长期运营带来的叶尖腐蚀、轴承失效、齿轮箱漏油等现象。
2021年前,可推动一批具备开工建设条件的近海海上风电项目实施并网。结合并网项目的情况,考虑现有近海项目优化开发、布局,降低成本,在近海实现更大发展空间同时,在深海区域开展一些示范探索、技术探索,积累柔性直流远距离输电、新型基础型式等建设经验,优化降低建设成本。
6、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林毅峰:海上风电设计坚持创新与优化
海上风电设计创新与优化,要坚持2个基本原则:第一,可靠性。用可靠性约束设计优化。第二,系统性。不能着眼于一个点的优化,而是要从全系统全生命周期来看,将所有利益相关方纳入其中,立足于整个基础造价的最优,打造利益共同体。整体设计创新与优化可从三方面入手:第一,结构体系创新。第二,理论方法创新。第三,设计手段创新。
7、上海电气风电集团副总裁缪骏:做好海上风电统筹规划、希望建立行业技术发展联盟
要做好海上风电统筹规划,整合前期工作,降低开发成本。目前国内单体开发以30万千瓦左右为单位个体,整个过程当中包括前期勘测费用、设计、吊装施工资质产生一些重复性的劳动、重复性的工作。未来希望能够建立行业技术发展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