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看资讯 >海上风电 > 浙能嘉兴海上风电项目“锁定”首批机组年内投产

浙能嘉兴海上风电项目“锁定”首批机组年内投产

2020-03-20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浏览数:1353

3月18日下午15∶01,在距离浙江嘉兴平湖市独山港约21公里的杭州湾海域上,随着“三航桩18号”打桩船液压锤传出最后的“轰隆”声,一根长达101米的钢制海上风机承台基础桩犹如“定海神针”,在经过上千次锤击后被打入距海平面70米的海底深处。

  3月18日下午15∶01,在距离浙江嘉兴平湖市独山港约21公里的杭州湾海域上,随着“三航桩18号”打桩船液压锤传出最后的“轰隆”声,一根长达101米的钢制海上风机承台基础桩犹如“定海神针”,在经过上千次锤击后被打入距海平面70米的海底深处。
  
  这是浙能集团所属嘉兴1号海上风力发电场热火朝天施工作业中的剪影,建设者正在努力抢回被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耽误的时间。到明年底,这片海域上将矗立起75台高达百米的风电机组,为全省每年输送7.4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
  
  在海上施工作业点,浙能嘉兴海上风力发电公司总经理施小华告诉记者,我们这个风电场涉海总面积约48平方公里,规划装机规模300兆瓦,拟安装75台4兆瓦的海上风电机组,项目动态总投资约55亿元。
  
  “建设海上风电比在陆地上施工要困难得多。根据不同机位的地质条件,风机基础有高桩高承台、单桩基础两种型式。搭建一个风机承台,高桩高承台基础型每个机位需要8根钢管桩,每根重量达100吨,而单桩基础型的钢管桩重量更是达到了每根850吨。整个风电场有333根这样的‘定海神针’打入海底,每个基础完成以后才可以进入安装风机的下道工序。”该公司工程部主任葛晓春介绍说,海上打桩像造楼房打地基一样重要,风机能否在海上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全仗这地基的稳固。
  
  战疫情,抓复工,抢进度。2月19日,浙能嘉兴1号海上风电项目安全复工,这是浙能集团9个在建省重点工程中最早复工的项目之一。该工程是省“十三五”重点推进的重大清洁能源项目,是目前省内在建的最大海上风电项目之一。
  
  “为了能够尽早复工,我们在疫情相对稳定后,就积极与地方政府沟通协调,成功取得复工批复,并点对点包车从外地接回返工人员。”浙能嘉兴海上风电公司负责人介绍说,“在强调防疫保护的前提下,我们与各参建单位上下一心,坚决把时间‘抢’回来,把工作热情‘燃’起来!年内实现首批机组投产的目标不变。”
  
  据悉,为了尽快实现复工复产,浙能嘉兴海上风电公司精准施策,凝聚各方力量,打出严格防控疫情、推动复工复产的“组合拳”。应对疫情下项目工期紧、工作量大的困难,该公司充分利用海上施工相对独立的特点,将海上施工和隔离观察同时进行,有效提前了复工时间,将疫情对工期的影响降到最低。在办理工程复工过程中,该公司得到了省发改委和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宁波海事局和嘉兴海事局专门派出海巡艇为海上工程的安全施工保驾护航。
  
  截至目前,浙能嘉兴1号海上风电重达900吨的“庞然大物”——海上升压站导管架已吊装成功,8个海上承台基础完成打桩,陆上计量站、生产辅助楼等建筑已完成结顶,部分设备已就位,工程按指定目标有序推进。
  
  正在现场检查指导工作的浙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童亚辉对记者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浙能集团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强化国企担当,以“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的战斗状态,稳步推进9个在建省重点建设项目,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中彰显初心使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为全省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能源保障。
  
  截至3月15日,浙能集团所属省内所有在建重大项目(包括9个省重点建设项目)已全面复工,复工强度超过100%。2020年,浙能集团基建任务繁重,大型基建项目数量和投资规模皆为历年之最。今年浙能集团重大建设项目31个,项目总投资达365亿元,其中包括建成投产7个电源项目(装机容量196.2万千瓦)、建成“县县通(天然气)”三年行动计划最后3条天然气管线(共222公里)。
  
阅读上文 >> 国家电力投木垒20万千瓦风电项目正式复工
阅读下文 >> 洛阳新强联IPO过会!将成今年河南第三家登陆A股企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news/show.php?itemid=57525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