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打出近远联动、远海示范、技术创新的组合拳
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出台的《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规定2021年12月31日前未完成全部机组并网的海上风电项目不再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后补贴时代”海上风电如何做大做强?
针对海上风电企业共同关心的话题,在昨天举行的2020海上风电产业技术论坛上,国内相关专家给出建议:打出近远联动、远海示范、技术创新的组合拳,降低海上风电场建设和运行成本,促进产业协调发展,确保南通风电产业之都建设持续领先。
挺进深远海一石三鸟
我国风电发展迅猛,连续10年保持世界第一;海上风电装机683万千瓦,新增装机居世界第一。2019年,江苏省风电累计装机1041万千瓦,占全国5%;海上风电占全国71%。南通规划的海上风电占全省41%。
“海上风电补贴退坡压力加大,2019年符合规划、纳入财政补贴年度规模管理的新核准近海风电指导价调整为0.8元千瓦时,2020年为0.75元千瓦时。2019年完成竞争性配置的项目规模达到365万千瓦,其中,上海奉贤海上风电项目竞争配置上网电价为0.73元千瓦时,相对指导电价降低0.07元千瓦时。”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易跃春阐述了海上风电产业发展面临的阵痛。
与补贴退坡同时并进的另一个困惑就是建设海上风电场的近海资源越来越少。据易跃春介绍,我国已开展前期工作与建设的近海资源趋近饱和,至2019年年底各省规划内核准海上风电总容量约3500万千瓦,并网容量592.8万千瓦。其中,江苏、广东核准规模逾千万千瓦,福建、浙江核准规模逾300万千瓦。后续新的近海场址资源有限。
然而,放眼国内沿海,目前建成的海上风电场绝大多数为近海风电场。未来,走向深水远海成为海上风电的发展方向。
深远海海域可开发空间大,海事、环保限制性因素相对较少,容量系数高、出力稳定,未来有望成为发展重点。初步评估,我国领海线至专属经济区的可开发海域面积60多万平方公里,资源可开发潜力约20亿千瓦。
“向深海进军,也是顺应海洋环保要求提高的需要。”易跃春说。国家海洋局出台的《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规定,严格限制建设项目占用自然岸线。国家能源局、国家海洋局出台的《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规定:在各种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自然历史遗迹保护区、重要渔业水域、河口、海湾、滨海湿地、鸟类迁徙通道、栖息地等重要、敏感和脆弱生态区域,以及划定的生态红线区内不得规划布局海上风电场。
“挺进深远海建设大型风电场,最根本的还是有效降低发电成本。”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赵生校说,“目前,10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群的送出系统每千瓦时成本在0.15元以上。如装机规模达到200万至300万千瓦以上,送出系统每千瓦时成本将下降至0.1元以下。”
供应链上挖潜增效
“建设海上风电场,需要不断地向技术创新淘金。”赵生校所在的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从服务落户如东的第一个国家风电特许权示范项目至今,在建设亚洲最大48万千瓦如东潮间带风电场、国内首个满足“双十”要求的海上风电场中贡献多多。
连续创造多项第一,总结出一套产业链上降本增效的路径:通过优化设计,加长主机叶片,提升发电量10%左右;主机、塔筒、叶片等配套设备推进国产化,不断进行技术升级,降低制造成本,每千瓦降低1000元以上;优化风电场及220kV集电线路布置,采用66kV集电线路、绝缘材料国产化及铝芯降低线路投资,每千瓦降低400~500元;采用专业的勘探船只、一体化设计及提升施工效率,节省基础和施工投资,每千瓦降低300~400元。
“四驾马车”驱动海上风电再创辉煌,赵生校呼吁今后建设海上风电场,要走海上风电智慧化管理之路。他认为,建设数字化智慧型海上风电场,提高运行可靠性和运维效率,也是节约运行成本的措施之一。目前,如东准备打造全国首个集产业研发、共享运维和智能管理的海上智慧风电大数据中心,带动落户如东的产业骨干企业做强做大,支撑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举措之二,加快7兆瓦以上大容量大转轮风电机组设备研发力度,大功率风机有效提升发电量,增加效益就是降低综合成本。举措之三,挺进海上风电的大粮仓,运用柔性直流输送(换流站、柔性直流输电)、浮式风机基础创新、开发海上风电海洋牧场、采用海上风电制氢,增加效益。举措之四,做实、做细设计优化方案,通过采用精准CFD模型+雷达测风,风电场布置优化提升发电量2%~3%等,压缩投资成本,达到产出最大化。去年,如东建成投运全国第一个海上风电母港,极大地帮助企业降低了大型风电装备出海物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