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效率突破、质量提升、品牌打造”,2020年二季度,中交三航局宁波分公司积极对接三航局风电发展部,成立风电管理中心,内部挖潜做增量,海上风电市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完成产值 8.66亿元,约是2019年全年度风电产值的2.7倍,取得重大施工节点11个。
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中交三航局宁波分公司一路拼荆斩棘,切实完成了“任务不减、时间不变、质量不降”的目标,实现了一次次的突破和跨越,创下多项纪录。
努力创新不止步。海上风电安装船是高度紧密的海上设施,租赁费用高,项目成本大,且目前该设施正面临严重短缺,有效解决这一难题,不耽误项目进度,实现降本增效极为重要。
为了保证各风电项目的顺利生产,中交三航局宁波分公司风电管理中心采用船舶调度集中管理的方法,对船只进行跟踪管理,根据项目需要合理调度,总体提高作业工效达20%以上。
但是,仅安装船工效得到提高对整个中交三航局宁波分公司风电项目生产的需求未必达到要求,如果要提高整体业绩就需要加大工作量,需要再寻出路。
在中交三航局宁波分公司风电管理中心关键技术方案评审中,浙能嘉兴1号海上风电场项目研发的浮吊式+坐底式安装法脱颖而出,该功法将风机的安装分为2个阶段,即采用大型浮吊起重船和半潜式坐底安装船分体安装,良好的解决了风机安装船短缺难题,进一步降低了项目的整体造价,该项目首台风机安装的顺利完成,是对这一新技术、新工艺应用的真实检验,为后续海上作业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创造效益不等待,集众人之力,合众人之心,攻他山之石。珠海金湾海上风电场项目在使用的起重船退场,新船稳桩平台施工“零经验”,施工效率低的情况下,项目部凝聚合力,主动出击,50多岁生产副经理许伟锋率先垂范,到稳桩平台上亲自指挥,一站就是22个小时,9名职工放弃轮休,连续3个多月坚守岗位,提升施工效率,从最初的6天1根桩到后来3天1根桩,甚至最快的1根仅仅耗时34小时,短短3个月内共沉桩23根,完成产值约3.5亿元,创下了广东海域单桩施工的新记录。
面对自然环境恶劣、船机调度紧张、安全质量风险大等不利因素,岱山4号海上风电项目组织员工大讨论、找方法,集众人智慧,采取大力推进“一岗双责”、对施工方案进行设计及比选、开展党员和青年突击队活动等方法,积极推进海上混凝土浇筑,4月份完成基础承台10个,混凝浇筑量达8000立方米,创三航局海上风电建设领域混凝土浇筑单月之最。
提升质量不敷衍。4月1日,中交三航局宁波分公司启动了二季度工程质量第一次巡检,巡检小组先后对嵊泗风电项目、岱山四号风电项目在建项目进行检查。在巡检过程中,巡检组对项目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并精准记录质量标准化管理情况及整改细节。
浙能嘉兴1号海上风电场工程把海上升压站施工精确度由“米级”提高到“厘米级”,扭向角度精确度由“度”提高到“分”,这一纪录在巡查小组总结材料的首页可以看到。
浙能嘉兴1号海上风电场工程设计精度要求高,施工海域海域水流流速较快,水质混浊,水下能见度较低,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项目部采用辅助平台的方法一次顺利安装重量达900吨的海上升压站导管架,通过增设送桩器,平台龙口处设置滚轮、液压千斤顶等措施提高沉桩精度,最终达到了四根钢管桩任意两个桩顶平面中心距偏差小于4厘米的严苛要求。这是国内首例海上风电场升压站水下先桩法导管架安装一次成功。
扩大宣传不放松。在中交三航局宁波分公司2020年工作会暨十二届五次职代会上,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吕小勇提出继续打造“风电品牌”的奋斗目标,为我们明确方向,吹响聚力前行的冲锋号
中交三航局宁波分公司依托在建项目,以品质工程建设为切入点,大力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着力推动海上风电品牌建设。通过主动加强与媒体的沟通联系,扩大对外宣传;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强化内宣工作;主要推送先进集体、先进技术、先进文化等内容,抓好塑形工程、塑魂工程的宣传报道,以优秀的文化和过硬的品质推进市场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