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提出的碳中和目标和《风能北京宣言》给行业打了一剂强心针,但需要注意的是,碳中和并不仅仅是碳减排,还包括碳汇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另一句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这两个说法会有冲突吗?表面看起来会,因为山地项目的开发常常会伴随着林地被砍伐的情况,甚至在一些省份的个别项目中,还出现了由于环保或生态的要求,已投产机组被拆除的状况。
但在碳中和的大环境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生态环保的维护同等重要,一方面会造成风电开发的非技术成本提升,另一方面也会促使环保政策更加注重微操,而非一刀切。
另外,随着环保、生态要求的日益提高,行业应该更加注重产品的高可靠性和低噪音等环境友好的特点,强化建设生态风场、环保风场和智慧风场的力度;同时,应该加大对低风速分布式项目的探索,打造质优价廉的新型智慧、生态、环保的综合能源服务模式。
引子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需要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地球,并表示中国将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消息迅速引爆了风电行业,给抢装之后的风电市场发展趋势定下了基调。
碳中和概念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全世界森林的碳储量超过6500亿吨,44%在生物量中,11%在枯死木和枯枝落叶中,45%在土壤层。根据FRA 2010的估计,仅世界森林生物质中就储存了2890亿吨的碳。从整个世界来看,2005–2010年期间森林生物质中的碳储量每年减少约5亿吨,其主要原因是全球森林面积减少。
我国的碳中和行动
为推动践行低碳理念,弘扬以低碳为荣的社会新风尚,规范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生态环境部2019年6月14日印发《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试行)》指出,大型活动组织者应通过购买碳配额、碳信用的方式或新建林业项目产生碳汇量的方式抵消大型活动实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鼓励优先采用来自贫困地区的碳信用或在贫困地区新建林业碳汇项目。
因此,可以用于碳中和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可包括全国或区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碳配额;CCER“核证自愿减排量”;经省级及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批准、备案或者认可的碳普惠项目产生的减排量;经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或其他减排机制确认的中国项目温室气体减排量。
鼓励优先购买来自贫困地区的碳信用或者在贫困地区新建林业项目产生的减排量,可以将大型活动碳中和与生态扶贫有机结合,探索建立贫困地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市场化新机制,将贫困地区林场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帮助贫困地区的人民脱贫,实现碳中和和扶贫的双重效益。
风电发展加速
有分析预测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已经进入“倍速阶段”,如果2060年要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国的电力需求会增至目前的三倍以上,预计超过20万亿度电。如果按照2000小时年发电小时数计算,那就要有100亿千瓦左右的新能源装机量。
2020年10月14日,四百余家风能企业的代表一致通过并联合发布了《风能北京宣言》。综合考虑资源潜力、技术进步趋势、并网消纳条件等现实可行性,为达到与碳中和目标实现起步衔接的目的,在“十四五”规划中,须为风电设定与碳中和国家战略相适应的发展空间:保证年均新增装机5000万千瓦以上。2025年后,中国风电年均新增装机容量应不低于6000万千瓦,到2030年至少达到8亿千瓦,到2060年至少达到30亿千瓦(平均每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超过7000万千瓦)。
环保要求提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将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作为全社会的发展任务,做好不断丰富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之间的辩证关系。在碳中和的大环境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生态环保的维护同等重要,一方面会造成风电开发的非技术成本提升,另一方面也会促使环保政策更加注重微操,而非一刀切,并尽量避免出现已投产机组被拆除的情况。
前途一片光明,让我们一起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