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新疆日报视觉中心 艾克热木江·依米提
眼下,走进位于哈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上海电气能源装备(新疆)有限公司厂区,你会看到工人们正忙着生产风力发电主机。这繁忙的景象,正是哈密市装备制造业火热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几年,哈密市从风电装备制造入手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引进了一批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重要带动作用、具有特色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产业项目,促进装备制造业迈向技术自主化、制造集约化、装备成套化、产品品牌化、产业集聚化、市场国际化发展道路。
1—8月,哈密高新区风电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产值29.07亿元,同比增长2.8倍;实现工业增加值2.02亿元,同比增长2.7倍。
科技创新 提升竞争力
“上半年,公司制造风力发电机整机238台,交付220余台,实现工业产值4.8亿元。”9月14日,哈密中车新能源电机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汪晓祥说。
该公司是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自3月15日全面复工复产后,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多举措推进生产,实现了满负荷运转。
在智能化发展方面,该公司加快推动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先后引进了生产智能化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努力实现生产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近年来,哈密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大批科技企业快速发展,创新成果转化能力明显提高。
新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一直把科技创新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今年,该公司拿到了疆内外装机容量近100万千瓦订单,形成了“机、电、液、控”综合一体化装备制造能力。其中,企业自主研发的2兆瓦叶片风电机组,有效发电率与同类型机组相比增加10%以上。该公司制造部部长李天宇说:“依托总部的自主研发和全产业链优势,产品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截至7月,公司累计实现工业产值12亿元。”
“如今,哈密市风电装备制造业正加速迈向中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也根据自身特点和市场需求,不断培育发展新增量。”哈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蒋忠良说。
协同发展 完善产业链
这两天,在哈密某风电设备有限公司组装厂,工人们正在组装发往哈萨克斯坦的风力发电机,这是该公司承接的首个国外订单。同时,公司还加紧生产来自青海、深圳等地的订单。
为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该公司引进了一批自动化生产设备。该公司负责人说:“主要使用了一些机械臂,代替员工做一些以往工作强度比较大的工作,比如紧固螺栓等。以往这项工作需要两个班组、七八个人操作,现在只需要两个员工操作机械臂,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生产。”
哈密某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员工正在赶制叶片。该公司生产的叶片主要出口巴西、英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哈密市大力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等产业,积极引进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入驻哈密高新区,打造全疆最大、产业链最全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实现了风机机组、塔筒、叶片、机舱罩、风机发电机等主要设备本地化生产。
“这几年,哈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特别是风电装备制造业迎来了新机遇,产业链不断完善,形成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新格局,更好地实现了上下衔接、协同发展。”蒋忠良说。
政策加力 向企业赋能
“上半年,我们累计享受到社保优惠、稳岗补贴等政策扶持资金120多万元,有效支撑了公司发展。特别是电阻钎焊技术的利用,使企业工作效率提高了30%。”汪晓祥说。
为助力风电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今年,哈密市出台了对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外地订单运输费用补贴政策,给予物流运输总费用10%的资金补助,引导鼓励企业积极拓展疆内外市场。同时,为保证企业正常生产,哈密市各部门相继出台电价优惠、稳岗补贴、社保减征等政策,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不仅如此,为进一步优化创新发展环境,哈密市还在原有科技创新发展资金基础上增加25%,在科技计划评审过程中,严格落实企业自筹研发资金不低于60%的要求,发挥政府投入的撬动作用,引导企业积极开展科技研发活动。
“我们建立了科技计划项目从申报、立项、终极评估以及验收全过程管理制度,保障科技项目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稳定的资金投入有力地增强了我市科技创新的供给能力,进一步推动了哈密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哈密市科技局项目规划科科长蔡新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