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者,向也;三一重能追风少年,承时代之重,赋家国以能。习近平主席说“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国家乡村振兴局”设立、国家能源局提出“千乡万村驭风计划”,风电与乡村振兴的时代使命紧紧联系了起来。作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清洁能源,风电将承担起振兴乡村的新使命,“风电入村”将是“十四五”风电行业发展的一大重要方向。本期“御风者”我们来一起探讨”风电入村“。
40多年前,当代中国的经济奇迹是在田野上生根发芽的。40多年后,中国的未来再次指向乡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此前发布的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指出,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让风电点燃能源革命
目前,我国乡村能源结构和供应体系仍以化石能源为主,难以支撑乡村振兴和快速发展,同时也给乡村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开展乡村能源革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乡村振兴必将加速农业农村的电气化、信息化和工业化步伐,也必然带来农村能源需求的爆发式增长。
清洁化和智能化是未来乡村变革的方向,结合智慧能源技术的发展,在乡村的能源消费中要进一步提高电力的比重,减少散煤的燃烧,推广清洁取暖,实现乡村废弃物能源化的利用,亟待走出因地制宜的能源变革之路。
今年以来,伴随陆上风电全面进入平价时代,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新建风电项目都实现了与风电上网电价相当。由此,风电具备了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体能源的条件。
在广袤的乡村,风电可开发潜力巨大,这不仅可以完全满足未来乡村新增电力需求,而且能极大提升电力自给率,促进能源结构优化转型,为实现乡村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用绿色扮靓田间地头
风电是清洁绿色的能源。而“绿色”正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最亮丽的底色。
风电的“绿色”属性与生俱来。据业内测算,一个总容量为5万千瓦的山地风场,以年平均等效满发小时数2000小时计算,年发电量约为1亿千瓦时,相当于再造林木约5.32万立方米。其每年所发的绿色电力相当于节约标煤3.84万吨,节水31.04万吨。
风电是一项绿色产业,风电项目建设要与环境完美融合。
走过初生,走向成熟的风电产业正通过完善标准,建立科学的生态与环境评价体系;做好规划,避开生态敏感区;及时回填,恢复施工前原有植被等一系列举措将绿水青山的“好颜值”变为高质量发展的“好价值”,使得绿水青山可量化、可转化、可持续。
如今,风电已经从人烟稀少的荒原大漠走向田间地头,走向社区村落。风机也不再仅仅是发电的机器,而是成为社区和乡村的风景。
在三一湖南神仙岭风电场,按照景观园林的设计标准,由园林、美术设计等领域的专业团队根据风电场不同区域的地形、环境特点制定出个性化景观方案,陆续完成3万平方米喷撒播、撒播绿化,近1万平方米景观平台建设,以及5000棵行道树种植,将风电场打造成远近闻名的生态风电公园,使工业与自然的实现了最美的期遇,成为网红打卡之地。
这样的“最美风场”在中国乡村正越来越多。风电的效益不止在经济,同样在生态,已成为行业共识。风电产业将为乡村振兴涂上一抹“生态绿”。
以产业盘活乡村经济
乡村振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后“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乡村全面振兴依赖于产业振兴。而乡村产业发展,需要通过市场化手段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推进小农户对接大市场。风电产业带来的正是这样的大市场。
风能资源具有分布广、密度低的特性,适合就地开发,就近利用。近年来,伴随风电开发布局的优化,我国风电开发基本形成“三北”集中式开发和中东南部分散式开发并举的格局。风电有机会走进更广阔的乡村,成为产业振兴的抓手。
一方面,随着低风速风电技术取得突破,我国大部分乡村地区的低风速资源已具备开发条件,可供开发的资源潜力约14亿千瓦,目前利用率不足10%,发展前景广阔。
另一方面,乡村有大量的零散未利用土地。据初步测算,约有100万平方公里的建设潜力空间。土地资源规模不是风电开发建设用地的限制性因素。
风电产业链长、带动力强,可形成规模优势,有利于提升就业,增加乡村集体经济收入,成为乡村基层组织创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据相关测算,在河南等中低风速区域,安装两台3兆瓦风电机组,扣除贷款、运维等成本,通过电费收入获得的年均净利润超过200万元。若是考虑到装备制造等上下游产业链,可创造的经济效益更大。
大水养大鱼,大战略带动大产业。经济性高、环境友好的风电,在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也将获得自身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从补充能源到替代能源再到主力能源的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