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全球海上风电逐步向深海、远海进发,浮式海上风电技术作为新一代海上风电技术,获得了业内的广泛关注。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浮式海上风电项目在多个欧美国家已陆续落地。在我国,包括三峡新能源、中国海装在内的多家企业已开始研发浮式海上风电技术。“火”遍全球的浮式海上风电在我国应用前景广泛。
投资持续火热
“从储量上来看,我国浮式海上风电潜力非常巨大。”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浮式风电装备研制总设计师董晔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初步研究,我国深远海地区风能储量是近海的三倍以上。” 走向深海、远海,始终是海上风电产业的一大方向,漂浮式海上风机的问世让这一设想成为了现实。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已有3-4家企业开展了本土漂浮式海上风电样机试验,包括金风科技、明阳智能等多家国内头部整机商也在最新公告中披露,将扩大对漂浮式海上风机的投资,同时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高等院校也在积极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
2017年,全球首座商业化运行的苏格兰Hywind浮式海上风电场正式投用,该风电场已连续三年表现良好,其平均容量系数甚至高于英国其他海上风电场,这也成为浮式海上风电技术大规模应用的开端。今年4月,美国油气巨头雪佛龙宣布正式涉足浮式海上风电领域,与挪威公司进行合作,共同开发10兆瓦浮式海上风电样机,成为加入浮式海上风电研发领域的最新一员。挪威能源企业Equinor、法国油气公司道达尔、西班牙能源企业Iberdrola等欧洲能源公司也相继入局浮式海上风电领域,在多国开启了浮式海上风电项目的示范探索。
优劣势都很明显
世界银行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海上风资源可开发潜力超过71太瓦,其中约有71%属于较深水域,这正是浮式海上风电技术的“用武之地”。有测算认为,只要能够开发全球海上风电资源的1%,就能够满足全球约10%的电力需求。
欧洲行业协会也预测称,到2022年,英国、法国、葡萄牙等国总计将有350兆瓦浮式海上风电项目投入使用,而到2030年,全球浮式海上风电装机总量预计将超过1500万千瓦。
站在“风口浪尖”的浮式海上风电究竟好在哪里?
董晔弘表示,与当前主流的固定式海上风电技术相比,浮式海上风电技术适用于更加广阔的海上空间,不受海床地质条件影响,在50米及以上水深区域里,更加具备成本优势。同时,其安装施工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风机选址相对更加灵活。
尽管技术优势颇为明显,但开发难度同样不容忽视。“由于漂浮式基础稳定性相对较弱,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倾斜、位移等问题,这对风机等相关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一定的加固、密封等优化措施,而且要对控制系统做出一定的调整,以适应更加复杂的海上环境。” 董晔弘告诉记者。
有望迎来商业化开发
正值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去补贴”的关口,浮式海上风电作为“下一代海上风电技术”,其应用前景究竟如何?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尽管目前国内还没有漂浮式海上风电样机,但从目前国内浮式海上风电技术的开发现状来看,3-5年后,我国浮式海上风电技术将进入初步具备商业化开发能力的阶段。
业内分析认为,一旦投入使用,在深远海地区,浮式海上风电场不仅能够为陆上居民提供大量的可再生能源电力,还能与可再生能源制氢、养殖业等新兴领域合作,实现就地消纳,前景可期。
“如果各方面条件允许,到2025年,我国或将迎来第一个可商业化运行的浮式海上风电场。” 董晔弘表示,“我国漂浮式海上风电市场尚处起步阶段,应与现有的固定式海上风电市场分开看待,将是全新的蓝海。”